我院4个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团队在市总工会评选中上榜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4个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团队在市总工会评选中上榜

发布时间:2020-10-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为提升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北京市总工会开展了“2019年度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评选活动”,我院张忠涛消化系统微创外科创新工作室、贾继东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诊治创新工作室、曹邦伟团队自主创新成果榜上有名,消化中心张澍田教授与团队成员获“名师带徒”称号。

张澍田团队“名师带徒”称号

20201029-6.jpg

张澍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张澍田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或参加国际/国家多中心临床研究28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论文80余篇。编著专著7部,获批专利2项。牵头及参与制定临床诊疗、内镜规范化操作指南14项。

从师带徒协议签订以来,张澍田教授带领徒弟李鹏王拥军吕富靖、朱圣韬共同开展了多项培养工作,共同完成十三.五课题《国产内窥镜评价体系的建立》,完成多项临床研究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全国消化系统早癌注册登记研究、内镜下人工智能早癌识别系统研发等工作,获批北京市科委400万项目资助。

张忠涛消化系统微创外科创新工作室

20201029-7.jpg

张忠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院副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普外分中心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会长等。曾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等人才项目。

张忠涛教授为领军人的我院普通外科,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首都医科大学普通外科学系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和“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内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技术、全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技术、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肝脏移植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贾继东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诊治创新工作室

20201029-8.jpg

贾继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我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委、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会团体职务。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曾入选北京市医管局“使命人才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北京市科委“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曾获得 “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及 “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北京学者。

贾继东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诊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依托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北京市科委和医管局重大项目、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平台等,逐渐成立了十余个大型慢性肝病患者长期随访临床研究队列,辐射全国50余个分中心,对研究方案、数据收集、血标本收集、SAE及终点事件管理、文件管理具有严格的SOP,实行电子化病理报告表,第三方CRO监查制度,队列管理规范,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曹邦伟团队自主创新成果

20201029-9.png

曹邦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院肿瘤中心主任。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工作,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肿瘤患者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诊治、同步放化疗的应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治疗等方面具有切实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曹邦伟曾获得多项学术人才称号以及国家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化疗与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及逆转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外泌体p-ERK在制备结直肠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是以曹邦伟为第一完成人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该成果提供了一种利用液体活检技术进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发明研究发现,血液中外泌体中蛋白是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区别于传统生物标志物,不仅稳定、微创、易于检测,且定量精确,将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类生物标志物的成功开发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发明开发了一种无创的用于诊断结直肠癌的方法,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血液标本比组织标本更容易获得,易于临床开展,可以广泛应用于结肠癌患者的筛查。

我院将继续提升科研技术创新能力,把技术创新成果广泛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为促进首都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