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小汤山护士林萍:非典、新冠两度抗“疫” 此生无憾 (2020.05.12 新京报)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媒体报道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媒体报道

支援小汤山护士林萍:非典、新冠两度抗“疫” 此生无憾 (2020.05.12 新京报)

来源:新京报
字号: + -

“这次之后,我觉得护士要更重视全科素质的培养。病人是身心合一的,护士也需要很多心理疏导的技巧。”

在小汤山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地往返时,北京友谊医院护士长林萍偶尔觉得回到了17年前,那时,她在非典一线收治患者,每天深夜回到住处,也要走过树影斑驳的小道,经过武警值守的岗亭。

17年后,她再次走上抗击“新冠”的一线,在“红区”奋战了40天。患者的状态不一样了,她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但当送走最后一批病人,那种迎来希望的快乐和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再次在她胸膛里鸣响。

4924311548815552146.jpg

5月10日,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工作中的林萍。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曾报名支援武汉 在小汤山坚守40天

1月下旬,北京友谊医院国际护理部护士长林萍看到通知:医院要组建外派医疗队支援武汉。那时她正在通州院区值班,赶紧报了名,特意写了份申请书列举自己的优势:有24年工作经验,参加过SARS抗疫。还给领导发消息:“一定想着点儿我啊!”下班后,她飞快开车回家,把行李带到医院。但考虑到年龄等问题,最终没报上名。

3月中旬,她收到紧急通知,去小汤山定点医院支援一线。

对北京人来说,小汤山医院像一个精神符号。北京刚出现新冠肺炎患者时,社会上就出现了对小汤山医院重新启用的追问。这个17年前迅速拔地而起的定点医院,在非典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北京迎战冠状病毒的最前线,也是防疫胜利的标志。

林萍的家人很支持,叮嘱她注意安全。在她办公室里放了一个多月的行李箱终于派上了用场。3月14日,她拎着行李坐上大巴,作为第二批支援人员进入小汤山。

在她眼前的,并不是一家运行顺畅的医院。经过连夜赶工,小汤山医院再次重建,“建筑工地”的感觉仍在,还处于交接的过程中。随着国际疫情蔓延,归国者增加,北京的疫情防疫压力陡增,等不到一切就绪,她和同事们开始了边交接、边收治的状态。

3月16日下午,小汤山医院正式启用,用于境外入京人员的筛查、疑似病例和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林萍带着几位同事组成“冲锋队”,进入“红区”。他们不把来者称呼为“病人”,而是叫“待筛查人员”,这其中,有的并没有感染新冠,确诊者也精神紧张,“待筛查人员”的称呼显得不那么触痛神经。

“待筛查人员”们从大巴上下来,林萍看出了他们的不安,这种不安,表现在对医务人员不停地催促结果、倾诉自己的烦躁情绪,进了病房,有些人摔起了东西。

“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一切都是未知的,看到病房楼,恐惧一下就出来了。”林萍说。

她第一个接回的是一位确诊患者,年轻女学生,不太配合操作。一天晚上,北京狂风大作,她和同事们带着12位患者去做CT检查,室外灯管被吹得来回晃悠,患者心情更加焦躁。当时,她还没有确诊,林萍陪她说话,得知她有疑似症状,心头一紧,立即示意同事带着其他人走,她单独负责。做CT不能穿内衣,患者忘了,林萍找了一件隔离衣挡着让她换,帮她拎着东西。陪伴和安抚让患者镇静下来,确诊后,她很快被转走,走前留了一封感谢信,写着谢谢护士的帮助,感觉到了祖国的温暖。

参与组织咽拭子“沙龙” 让护士体验咽拭子采样

在小汤山工作,林萍肩负着双重角色。

她是护士长,管理来自6个医院的27名护士。新病区大家都不熟,除了管理团队,她也要进病区工作。白天梳理流程、总结经验,晚上进红区进行筛查、护理。小汤山一天能接400人,她和同事们一起抽血、采样、安抚患者情绪、帮助订餐,有一次,她在里面待了近10个小时,累得椅子都靠不住,直接坐在地上。

小汤山医院任务急、重、变化快。林萍曾在深夜11点接到电话,要求她次日接手一个确诊病区,新组建一支52人的护理团队,从房间基建检查到领物、集结、熟悉流程环境、达到收治状态,前后只用了6个小时。

战场在变、手下的“兵”在变,每天睡觉前,林萍把手机放枕头边上,有消息随时能接。最忙的时候,她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不睡觉。一天晚上凌晨1点,同事突然病了,她赶紧爬起来替班,早上8点从隔离区出来,又开始做白班工作。

随着情况变化,医院内部的流程也在调整。一开始,对来者进行咽拭子采样的,是专门的咽拭子小组,后来,由于人数过多,病区内的护士也要承担采样操作。

很多护士并没有实操过。 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林萍参与组建了咽拭子“沙龙”,请来专家讲课、答疑,护士现场为彼此采集咽拭子。“我们这个病区27个护士,都没有取过咽拭子,加上这是个高风险操作,大家心里还是有些压力。培训能提高专业技能,也能缓解这种紧张的情绪。”

这次沙龙有100多位护士参加,氛围很热烈。前来做指导的专家,都被护士们发问的热情惊住了。

“自己做和给别人做感受不一样。互相做了,很多之前不懂的地方一下就明白了,比如说棉签进去时什么角度比较好,怎样能够减轻痛苦。”林萍也在沙龙中第一次体验了咽拭子采样,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医院里有近千名护士,无法全部参加,沙龙结束后,他们总结了经验、做出App,将学到的知识传播出去。

两次“抗疫” 此生无憾

在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地往返,有时,林萍会觉得回到了17年前。当时,她也是每天踏着晨曦走进病房,深夜回到驻地,小道上是斑驳的树影,路边是武警站岗的岗亭。

“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现在医学技术先进了,有很多新的仪器设备可用;防护也更加专业了,非典的时候还是穿着布的隔离衣。”

患者的情况也不同。非典时,林萍护理的都是重症患者,投入的主要是专业操作。在小汤山医院,来者的情况不一,病情未必很重,但情绪压力更大,她需要做更多的人文关怀。

“这次之后,我觉得护士要更重视全科素质的培养。病人是身心合一的,护士也需要很多心理疏导的技巧,对吧?有时候你多和患者聊一聊,他们就觉得好受多了,有话愿意和你讲,这种温暖是很重要的。”

林萍是在爸爸的鼓励下从事护理行业的,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她逐渐加深了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她曾护理过一位俄罗斯老先生,他因癌症入院,林萍参与了对他的抢救,事后,老先生的爱人给她跪下,说哪怕人没救回来,她也要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

送走手头最后一批患者时,她和同事们欢欣鼓舞,感觉终于迎来曙光,17年前送患者出院,她也和同事们拥抱、激动到掉眼泪。

“能在国家两次重大疫情中做一点贡献,这辈子也算无憾了。”林萍说。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摄影记者 王嘉宁

编辑 张畅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