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前“援”,北京第九批第一、二期援藏医疗队轮换侧记(2020.08.05 京城健康守护者)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媒体报道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媒体报道

再续前“援”,北京第九批第一、二期援藏医疗队轮换侧记(2020.08.05 京城健康守护者)

来源:京城健康守护者
字号: + -

对大多数人来说

“援藏”意味着艰苦的任务

对真正踏上那片土地的医护人员来说

他们是为了给雪域高原

带来健康和希望

近日,北京市第九批第一、二期医疗援藏干部人才压茬交接会在拉萨市人民医院举行,北京拉萨两地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微信截图_20210413175747.jpg

交接会上,即将返回内地的北京市第九批第一期医疗援藏干部获颁荣誉证书,第二期医疗援藏人才获献哈达。

如今,第二期队员已然到来,在这个8月开启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新旧交替中,来自多家北京市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带着北京医院管理中心、各自所属医院领导、同事的关爱和嘱托,在雪域高原上用身体力行展现传承。

“上一批队员也是这样照顾我们的”

7月31日晚8时30分许,伴着绵绵细雨,一架由北京飞往拉萨的航班稳稳降落在贡嘎机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医疗队32名队员正式抵达雪域高原。

贡嘎机场距离拉萨市区45公里,今年的雨水相比往年多,昼夜温差大,夏夜依然有寒意。天凉路远,上一批医疗队的不少队员仍早早就来到了机场外,翘首盼望着“娘家人”的到来。

由于航班延误,援藏新队员们走出机场已是晚上9点多,已在高原工作一年的老队员纷纷献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虽然不少人都是初次见面,但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丝毫生分。

“上一批来的时候飞机没晚点,天还大亮,今年只能给你们留一张‘黑乎乎’的合影啦。” 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五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任轶一边开着玩笑一边招呼大家合影。“虽然看不太清,但总是值得纪念的一刻。”

队员们陆续抵达暂住的酒店时已接近午夜,折腾了大半天也没吃什么东西,不少老队员早就在酒店等急了,见到新来的同事便张罗大家吃饭。

“新院区检验科室建得怎么样了?是按照我提出来的想法在做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援藏医生王国洪是新一批援藏队员之一,刚坐下还没吃两口,便拉着去年入藏的同事袁灿聊起业务。

“老同志,还是要先保重身体啊。”袁灿笑嘻嘻地调侃着50多岁的王国洪。“来之前就追着问,咋这么心急呢?你先缓缓,适应两天我再带你去看。”

表面像个“老西藏”的袁灿是2019年7月进藏的。作为负责后勤与基建工作的院长助理,袁灿到达拉萨后,没有盲目开展工作,而是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多次访谈、据实了解了后勤和基建工作实际现状。

微信截图_20210413175810.jpg

最终,袁灿围绕当地百姓所需所盼,用长期、有效、定点的补短板方式,为常驻和一批批援藏医护人员打造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后勤环境。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12.jpg

8月1日,在拉萨市达孜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援藏医生袁灿(带墨镜者)与送别的藏族同事拥抱 图源于新华社

如今,已有一年援藏实战经验的袁灿真的算是“老人”了,一年辛劳取得的后勤成果,正是迎接新人的最好礼物。面对新成员,为了加深大家对藏区实地医疗情况的了解,他介绍了很多当地情况,当然也包括新队员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高原反应”。

午夜的餐会后,新队员们初到高原的兴奋和激动开始慢慢消退,不少人的脸上露出疲惫,走路也开始有点“飘”。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15.jpg

7月31日,首都儿研所援藏医生郝建云坐在宾馆的床上吸氧

图源于新华社

突如其来的眩晕和心慌等高原反应迹象让来自首都儿研所的援藏医生郝建云差点摔倒,早一年来到这里的老同事韩同英赶紧将郝建云扶到房间吸氧、休息,并将急需的药品准备妥当。

“很多援藏医生都是第一次来到西藏,有高原反应很正常。”韩同英说,“我们把应急的设备、药品早就准备好了,上一批队员也是这样照顾我们的。”

没能悄悄地离开

等新队员安顿好,已是凌晨1点,这时老队员们才纷纷离去。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医生贾萌说,这样的场景让他想起一年前自己刚来时的样子。

那是2019年的7月15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肾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一早便来到医院后花园,为即将启程的贾萌举行欢送仪式。在首都机场,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李天佐和党办主任杜晔特别叮嘱贾萌,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医疗情况,因地制宜,展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力。

微信截图_20210413175823.jpg

随后,青年医生贾萌怀揣着领导和同事的嘱托进藏。几天后,他送别了上一批医疗队。

“那是一个周五,因为是早班飞机,天不亮他们就乘大巴奔向机场,当时我去送行,大家很少说话,路上也没有车,他们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贾萌说,每年这里都会经历这样的“辞旧迎新”。“或许过几天我们也会这样悄悄地离开。”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25.jpg

8月1日,在拉萨市达孜区,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援藏医生贾萌(左一)与当地医生分享诊疗经验。图源于新华社

让贾萌没想到的是,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并不想让他们悄悄地离开。

8月1日一大早,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同事们就把即将离开高原的北京援藏医护人员拉到了拉萨市达孜区,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间为他们举行“过林卡”送别。

送别现场,援藏的北京医生们被藏族同事们簇拥着,合影、拥抱、献哈达……有些援藏医生的脖子上挂了十几条哈达,有的援藏医生被藏族同事们高高抱起。

“我能单独和您合张影吗”

“老师,我能单独和您合张影吗?”在8月1日的送别现场,消化内科的邓增曲珍拉住北京友谊医院来援藏的魏红涛,想跟他合张影。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27.jpg

8月1日,在拉萨市达孜区,消化内科的邓增曲珍(右二)与北京友谊医院来援藏的医生魏红涛(右一)合影。图源于新华社

魏红涛的眼眶红了,这样的场景中,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也能让离别的伤感瞬间溢出。

魏红涛是2019年援藏医疗队的一名成员。初到拉萨的第一周,魏红涛就被通知参加一个院际急会诊。患者是一名21岁的年轻战士,消化道大出血,情况紧急,需要急诊内镜下止血。患者病变位置特殊,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是很大的挑战。最终,魏红涛运用娴熟的内镜技术成功止血,挽救了战士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30.jpg

魏红涛医师进行内镜下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术

点击图片了解魏红涛更多援藏故事

这样的急诊内镜下止血抢救,在进藏的头一个月,魏红涛就参加了四次。他与消化团队在与死神的斗争中争分夺秒,挽救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以魏红涛为代表的援藏医生们将更多先进的消化内镜技术带到了拉萨,让曾经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变为可以治疗的疾病,为更多雪域高原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32.jpg

首例黏膜下肿瘤挖除术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图为手术现场。图片来源于拉萨晚报

“你们随时可以微信电话问我”

此次轮换要离开的还有首都儿研所的韩同英,她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北京市第九批援藏第一期医疗队的队员。2019年7月,韩同英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支援工作。一年后,韩同英已经与那里的徒弟结下了深厚情谊。

“师父,您能来看看吗?这个孩子的血氧一直上不来。”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德吉玉珍医生在抢救室给韩同英打电话“求救”。

放下电话,韩同英穿上防护服,赶往抢救现场。“检查气囊是否漏气。调高呼吸机参数。”韩同英一步一步指导德吉玉珍,告诉她为什么这样做。

微信图片_20210413175834.jpg

7月31日,拉萨市人民医院内,韩同英(右二)和她的徒弟德吉玉珍一起进行新生儿抢救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发生,北京市援藏医疗队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与当地医务人员、管理人才签订帮带协议,确保了“徒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分给韩同英的徒弟虽然只有三人,但整个儿科科室20多个住院医生、主治医生都把这位北京来的专家当成师傅。对他们,韩同英总是有问必答,她珍视援藏的每一天,在“五一”假期也不休息,加班加点教徒弟如何操作新设备。

微信截图_20210413175843.jpg

图左为韩同英带着“徒弟们”查房,图右为韩同英与“徒弟们”一起研究入院新生儿胸片时,家长在隔窗观看

“我们舍不得你走。”韩同英8月即将结束援藏回京,住院医生田洪伟表达不舍之情。“你们随时可以微信电话问我。”韩同英微笑着说,接替她工作的北京医生马上到岗,接力棒会传下去。

5年来,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北京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西藏首家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急诊量目前已突破30万人次。

就是这样一批又一批抛家舍业的医生们撑起了北京医疗援藏事业,也为这片雪域高原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援藏不易,他们全都知道,但每一次都抢着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