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普】寒凉剂必备之物——黄芩

健康知识 2024-06-11

许多朋友喜欢登山,在每年的7、8月,如果你在山的向阳坡发现了一片紫色的小花,千万不要一激动便喊道:“看,薰衣草!”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走近去看看枝头那一串小花是否都是双唇型、朝相同的方向,单个花从侧面看起来就像是广东的狮头鹅,如果植株还具备“茎四棱、叶披针形”等特点,那么你很有可能发现了一味非常重要的清热药——黄芩。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诗经·小雅·鹿鸣》当中提到,有一群鹿的日常就是一边唱着歌一边品尝野外的中草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可见黄芩在我国早有记载。在我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黄芩被列为中品,说它“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恒蚀,火疡。”

近乎全能的清热选手

黄芩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清热。《神农本草经》一个“主诸热”,便说明它的清热范围很广。有多广?上到眼睛、下到大肠,外到体表、内到血液,大到成人、小到胎儿……《本草汇言》说内科用它“清肌退热”,外科用它“解毒生肌”,眼科用它“散热明目”,妇科用它“安胎理经”。

为什么黄芩的作用如此宽泛?原因之一,它是以多种形态在战斗。黄芩是多年生植物,在生长不到三年的时候挖出,可以看到根部细实、质地较为坚硬,这时候采挖出来的黄芩称为“子芩”或者是“条芩”。而黄芩生长到三四年以上的时候,老根中间就会变空,整个根的质地也会变松变轻,称为“枯芩”或者“片芩”。《药品化义》说“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医林纂要》说“枯芩降泻心火于高位以安肺,清肌表之热;子芩彻邪热于下行,而厚大肠,除肠胃湿滞,除寒热往来。”由此可以看出,子芩与枯芩分工明确,分别在不同的部位发挥作用。

除了“子芩”和“枯芩”之分,历代医药学家还通过炮制加工引导黄芩到不同部位发挥作用。如《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的半夏丸,就是将天南星、半夏、黄芩打成细末浸上姜汁蒸饼为丸,用于治疗热痰。这种配伍是利用了姜入肺经的特性,将黄芩的清热作用共同引入肺经;《兰室秘藏》当中治疗头痛点名用“片黄芩”,前文提到过,片黄芩也就是枯芩“体轻主浮”,治疗的病位在上,这还不够,还要将片黄芩“酒浸透”,是因为酒这种炮制辅料能够引导药性往上走,以便达到头部发挥止痛作用。无独有偶,《丹溪心法》当中治疗眉眶痛(属风热与痰)用到的黄芩也需要“酒浸炒”,再配伍白芷,也是同样的原理,因此朱丹溪说“凡去上焦湿热,须以酒洗过用”。

如果说加姜汁、加黄酒都是加入辅料,也就是借助外力增强或改变黄芩的药性,而下面一种方法纯粹是刀刃向内的一种自我革新——炒黑。中医五行学说认为黑可制红,“血见黑则止”,因此将药物炒黑往往可以发挥止血作用。《景岳全书》中就是将黄芩炒黑,配伍防风治疗肝经风热,血崩、便血、尿血等症;《外科大成》中的凉血地黄汤中黄芩、槐角、地榆、荆芥四味都要求炒黑,共同发挥凉血止血的作用,治疗痔疮出血。

可见,黄芩这味药拥有很强的可塑性,无论到哪里都能发挥它清热的特性。怪不得《本草正义》评价黄芩“味苦直降而气轻清,故能彻上彻下,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肉皮毛,凡气血痰郁之实火,内外女幼诸科之湿聚热结病症无不治之,为寒凉剂中必备之物。”

由清热而燥湿

黄芩属于清热药里面的清热燥湿药。明代中药学家缪希雍对《神农本草经》所载的黄芩功效做了解释:“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黄疸、肠澼、泄利,皆湿热胜之病也。”缪希雍认为黄芩苦寒的特性对湿热实施了“釜底抽薪”,清除了湿热,黄疸、痢疾、腹泻的病症自然消失了。黄芩与我们熟悉的黄连同属清热燥湿药,所不同的是黄芩治疗由热引起的湿,黄连则治疗由湿引起的热,因此黄芩燥湿的作用也是因其能清热达成的。正如朱丹溪说的“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

安胎药里少有的清热药

有安胎作用的中药大致可分为健脾安胎药、补肝肾安胎药、理气安胎药,以上品类大多数是温热性质的药物。还有一类性寒的清热安胎药,代表药物便是黄芩。朱丹溪说:“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血热妄行是胎动的原因之一,黄芩以其能清六经实热的特性起到清热凉血安胎的作用。陈世铎指出黄芩安胎是因为胎中有火,故用于白术、当归、人参、熟地、杜仲之中自然能够安胎,假如胎中无火、而是虚寒导致的胎动,也盲目应用黄芩来安胎,反而助长了寒性,适得其反。因此应用黄芩安胎也要根据需要,有的放矢。

“三黄汤”中的清热大将

黄芩就像是个好邻居,谁家有事都找它来帮忙。如气分热结,柴胡把热结散开后,请黄芩来把热清掉;又如血分热结,芍药把热结打开了,也请黄芩来清热;再如湿阻中焦,黄连从这头治湿生之热,黄芩在那头治热生之湿,配合得天衣无缝。以上三组搭配,是清代医学家邹澍总结的张仲景应用黄芩的配伍规律,他说张仲景用黄芩有“三耦”,指的就是柴胡、芍药、黄连这三个亲密战友。

街坊里还有一位“将军”——大黄,也是黄芩和黄连的好兄弟,它们三个凑到一起(三黄汤)只干两件事:劝架(清热)和通下水道(通便)。孙思邈说三黄汤主治“三焦壅热”,一旦出现“三焦壅热”,整个人都会“烦躁谵语”,积聚的热邪侵扰到心,甚至“逾墙上屋”,出现这种症状,和大便解不出来互为因果。三黄汤一到,大黄发挥将军的角色冲开燥屎,同时三兄弟导热下行,三焦热一旦平息,病人的心智也就恢复了正常,自然从墙头和房顶下来了。

如果解大便不困难,甚至还有些拉稀,同时表现出黄疸、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一派湿热症状,那就不需要大黄了,替换成黄柏和栀子,同黄连和黄芩组成“黄连解毒汤”治疗三焦火毒壅盛。

黄芩清热安胎的搭档是白术。《本草纲目》说黄芩“得白术安胎”。朱丹溪用黄芩和白术治疗胎热不安,他说“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

还有黄芩不能清的热?

前面提到那么多黄芩的本领,如果认为黄芩是一味“无所不能”的清热药物,那可就错了。黄芩主要针对的是实热,例如《本草经疏》说黄芩治疗血闭,是“实热在血分”,又如《滇南本草》说黄芩“除六经实火实热”。所以《本经逢原》说“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故此,治疗虚热应慎用黄芩。当然,即使确为实热,也不能长时间、大剂量随意应用黄芩,毕竟大苦大燥,一定会耗伤人的正气,所以应用起来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和周期。 

  (药剂科   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