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动态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事业
“这一年来,我丝毫没有松懈,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诚恳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党组织审查。”
12月26日下午,在我院门诊楼九层第一会议室,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96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又一次戴上了那条大红色的羊绒围巾。在研究所肝病中心联合党支部的党员大会上,她如期转正,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
“我回国不后悔,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在鲜艳的党旗映衬下,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
预备期这一年里,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今年初,她悄悄打包,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破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我身体没问题,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然而,由于身体原因,老人这次南下计划最终没能成功。
尽管这样,她依旧闲不住。在很多麻风病相关的公益活动中,也常常看到她拄着拐杖的身影。她亲自到场为公众答疑解惑,普及讲解麻风病知识,尽自己的力量去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
成为预备党员后,每次过组织生活,她比谁都积极,提前几天就认真写好自己的发言稿。“我知道这是我学习的大好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同志们交流,以充实自己。”她总是认真地询问身边同事:“我是不是脾气又急躁了?”“我有什么毛病你提出来,我一定改。”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老人还专程去了趟北京展览馆,认真参观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十九大期间,她每天拿着放大镜看报纸看大会新闻,学习十九大报告,看到好的段落和内容,她会用荧光笔标记好,和科室的同事们一起学习交流。
“科技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是不断创新。”尽管已近百岁,李桓英却从未停止过钻研业务。在那间不足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每天都能看到她伏案工作的身影。她关注着“麻风病易感基因及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筛选”课题进展,给院领导写报告申请开展“麻风病早期筛查工作”。
“这一年,李桓英同志一直关注着麻风病,关注着医院的发展,还提出了很多人才培养建议。”作为李桓英的入党介绍人之一,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辛有清说,“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我同意李桓英同志如期转正。”
“过去一年,96岁高龄的李桓英同志依旧怀着与医院共同提高的心愿,始终不忘关心热研所的工作。”李桓英的另一位入党介绍人,我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张澍田说,“按照组织程序对李桓英同志进行了四次考察,每次都有新的提升,符合组织要求。同意转正。”
与会党员针对李桓英预备期的表现充分发表了意见。“对党忠诚”、“心系麻风事业”、“科研人员的楷模”、“关爱病人”、“关心公益”、“淡定从容”……是大家对她最多的评价。最终,经过43名党员无记名投票表决,我院研究所肝病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丛敏宣布:“李桓英同志的转正申请,全票通过!”
那一刻,这个瘦小的老人立刻激动地站起身。“我身上毛病很多,希望大家随时监督我,提醒我。”她双手合十,弯腰向大家致意。
“能从事麻风病这个上千年不治之症的防治工作,是我三生有幸。我是一颗种子,扎根在祖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才得以发芽成长,是祖国这片沃土造就了我,让我有机会放手工作,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再过几年我就100岁了,但我觉得自己比任何九十多岁的老人都不差。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要我不是大家工作的累赘和包袱,我还愿意工作,还愿意为麻风病人服务,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老人动情地说。(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