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母亲备战“非典” 今天吾辈抗击“新冠”

作者: 来源:朱一辰 发布时间:2020-08-17

4-3-图片.jpg

加入援地坛医院医疗队,从接受感染隔离培训到参加一线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我从只能在新闻前关心疫情进展的普通人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抗“疫”大军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幸有荣焉。

说到这次疫情,大家都会想起2003年的“非典”。那时我正在北大医学部读书,整个疫情期间都待在校园内。当年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媒体,除了可以从广播里知道关于疫情的零星消息外,在校园里的我们完全感受不到抗“疫”的紧迫感。唯一的紧张,应该就是做医生的妈妈接到了去小汤山医院支援的通知。那遥远的疫情仿佛就突然来到了身边。没想到的是,17年后,我们又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相同,我们又看到了空荡的街道、无人的公园、门可罗雀的商场。而不同的是,妈妈已经退休了,这次去一线的任务轮到了我这里。

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的当天我们就接受了感控的防护培训。做临床医生已经十年有余,但还是头一次见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是如何对传染病进行防护的。援地坛医院医疗队是分批到达的,最早来支援的护士已经在一线工作了一个多月,工作已经非常熟练。我跟同来的消化科大夫王俊雄被分配到了同一病区,进入病房后看到了三区两通道的布置、充足的个人防护设备和战友充满信心的状态,这让我瞬间感到了用专业科学态度做专业的事所带来的安全感。在病房,我还遇到了两年前刚从我们科毕业的研究生,从二月初开始,他已经持续工作将近两个月。和他聊起这两个月的感受,他说最艰难的时候是刚开始,倒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是当时自己对这个传染病危险性的无知所带来的恐惧感。

的确,对于未知的恐惧感以及对恐惧的逃避,是深藏于我们人类基因中的本能。但从古至今,人类面对灾难和危险之时,总有能挺身而出的人,这种为了他人冒险前行的勇气让人性的光彩熠熠生辉。

来到一线工作以后,我们得到了来自医院党委、科室领导,亲友同事的很多关心。这里还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接触到确诊患者后有什么感触?”其实从疫情开始之后,身边亲友同事并无感染的案例,因此和其他人一样,这个疾病于我只是每天变化的数字。但在我值的第一个班上,这些数字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其中有做生意的浙江家庭,有留学归国的大学生,还有在中国工作的希腊小伙子。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却因为这个疾病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在地坛医院工作期间,我每天都在病房和驻地酒店两点一线间运动。除了医务工作者,我们身边还有酒店的保安、服务员、保洁等许许多多繁忙的身影,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着,为这场战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暂停脚步的人们会与亲人重新团聚,靓丽的笑容会重现在人们的脸庞,孩子们也会重返校园。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朱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