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公告
《胃肠病学》前沿速递——第4期:老年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更容易痴呆?
引言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杂志,是国际消化病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提供了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和权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AGA在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授权发布《胃肠病学》杂志翻译的单位。
每月两期,一起了解胃肠疾病学术前沿信息!
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与老年人痴呆和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背景与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可能增加痴呆风险,这让患者和医生都感到担忧。然而,很多研究受限于对药物使用评估的不完全以及未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此外,既往研究对于“痴呆”诊断,大多使用诊断编码,也可能存在分类错误。本研究探讨了PPI和组胺-2受体拮抗剂(H2RA)的使用与痴呆和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
方法:
对阿司匹林降低老年人事件(ASPirin in Reducing Events in the Elderly,ASPREE)研究进行了事后分析。ASPREE是一项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的阿司匹林随机试验,基于社区人群纳入了≥65岁的18934名所有种族/民族的成年人。PPI和H2RA的使用情况是根据基线和每年随访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记录确定的。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标准对“痴呆”进行定义。次要终点包括非痴呆认知障碍(CIND)和认知功能改变。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药物使用与痴呆和CIND的相关性,并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统计认知测试分数的变化。
结果:
研究显示,基线是否使用PPI与发生痴呆(多变量风险比,0.88;95%置信区间,0.72–1.08)、CIND(多变量危险比,1.00;95%置信区间,0.92–1.09),或随时间推移的总体认知测试分数变化(多变量B,-0.002;标准误差,0.01;P=0.85)无关。同样,也没有观察到在H2RA的使用和所有认知终点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
在≥65岁的成年人中,PPI和H2RA的使用与发生痴呆、CIND或认知功能下降无关。这些数据为老年人长期使用PPI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表1. 基线使用PPI和H2RA与发生痴呆及其亚型的关系
表2. 基线使用PPI和H2RA使用与发生非痴呆认知障碍的关系
表3. 基线使用PPI和H2RA与认知评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期间的变化
亮点与启示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全世界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它们用于治疗与酸相关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它们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非常有效,而且通常耐受性良好也很好。随着应用增多,大众媒体和科学文献越来越关注PPI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发生痴呆的风险增加。
来自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ASPREE研究。这个多国老年队列纳入了18934名受试者,随访时间长达7年。研究者每年都会与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以评估身体健康和进行详细的认知测试。这是第一个严格确定痴呆状态,并将面对面认知测评与前瞻性收集的用药数据相结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PI和H2RA的使用与新发痴呆、非痴呆认知障碍和认知功能改变的风险无关。该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多种药物或潜在合并症引起混杂因素的影响,为老年人长期使用PPI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延伸阅读
译者简介
译者:程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青年委员。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级及局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曾参与执笔消化道早癌及消化道出血相关行业诊治指南3部,以骨干人员参与编写消化系统疾病相关书籍3部,多次在APDW、EUS Summit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任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青年编委,曾获得局级“两优一先”称号、获批北京友谊医院首批“种子计划”人才项目、2020年岗位服务之星、2022年度先进个人等,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出血等。
审核:施海韵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年博导。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疾病专业副召集人,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论坛副召集人。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总审核:张澍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四、五届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第六、七届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挂靠单位。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内镜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实验室组成,共有医生88人、科研人员12人、科研辅助人员15人、护士94人。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前门南、天坛西),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顺义院区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后沙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