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一个不平凡的夜班 (2020.02.20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网络版、北京新闻广播)
面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永不放弃是北京医疗队的“制胜法宝”。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白国强写下了一篇值班日记。抢救患者的艰辛,通过他的笔触,令人感同身受。
今天是凌晨一点到九点的夜班。晚上十二点半,刚进办公室就听见对讲机传来焦急的声音——“151床呼吸机的病人脉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现在已经由95%降到70%,心率由100次/分升到120次/分,请求援助”,对讲机的那一头是隔离病房里的值班大夫,显然他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现在正是交接班的时候,里面值班的北京医疗队同事正在换衣服往外出,接班的我又刚到,正是人手最紧张的时刻。但病人的病情变化就是紧急命令,耽误一分钟,病人都有可能丧失抢救的机会。“先让护士吸痰,我马上进去”,我的呼吸也因紧张变得急促起来。我立刻去更衣间换上防护服,平时穿一套防护装备的时间大概得30分钟,这一次仅用了15分钟就穿戴完毕,然后迫不及待地冲进151床病人的房间。
这是一名老年男性,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监护仪上显示脉氧饱和度65%,呼吸频率40次/分,心率130次/分,病房里已经有两名护士在紧张忙碌,还没等我开口,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病人突然躁动,然后就出现脉氧饱和度下降,我们已经吸过痰,气道通畅……已经给病人加大了镇静剂量,脉氧饱和度还在持续下降。”向我汇报病情的是我们科的护士张微微,旁边还有我们医院呼吸科的护士王彤,听到她们熟悉的声音,我的心里就像打了一针镇静剂,原来咚咚直跳的心脏恢复了正常。根据当前的情况,我判断病人的气管插管有可能已经滑脱。但当时我们没有床旁插管的设备,也没有正压头罩,于是我让王彤马上呼叫麻醉科插管小组,张微微准备好吸痰,然后就开始拆掉气管插管上粘贴的胶布。情况紧急只有孤注一掷,“但愿插管没有完全脱出”,我在心里默念。
病人还在躁动,气管插管插入的阻力很大,加大镇静剂量,再次尝试送入气管插管,这一次感觉阻力小了很多。“打气囊,固定气管插管”,看着呼吸机上的呼出潮气量逐渐升高,监护仪上的脉氧饱和度缓慢上升到了96%,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隔着层层防护,我还是能感觉到同事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这是到武汉后我参加的第一次紧急抢救,那么的不同,又那么的熟悉。不同的是发生在新冠肺炎的隔离病房,熟悉的是和我的同事们并肩作战。虽然在隔离病房处理危重症病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面对这些生死一线的病人,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经受住了考验。这个夜班虽然辛苦,但我们内心无比充实,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