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薛富善教授荣获第二十届吴杨奖
12月10日上午,第二十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以下简称“吴杨奖”)颁奖典礼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15位为中国医药卫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工作者获奖。我院麻醉科薛富善教授荣获第二十届吴杨奖。
吴杨奖旨在表彰、奖励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的60岁(含)以下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吴杨奖创立以来,秉承吴阶平院士和保罗·杨森博士两位医药学巨匠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对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对鼓励我国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学科领域努力进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在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带领下,吴杨奖评审注重科学创新,更具科学性、公正性、前瞻性,使得吴杨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截至2019年,吴杨奖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有419位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获得该项殊荣。
薛富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院麻醉科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国杰出麻醉学研究奖、中国杰出麻醉医师奖获得者。
薛富善现任北京麻醉学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日间手术麻醉分会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分会的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内镜分会麻醉协作组副组长。
薛富善长期致力于围术期安全相关问题研究,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小儿理想预氧方法和时间;最早研究证实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临床特征,修改了麻醉后恢复评分在不同手术患者的应用,终结了全身麻醉手术后早期常规给氧的治疗措施。他首次证实血液稀释、性别和年龄对常用肌松药临床药理学特征的影响,对改善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提高肌松药临床药理学研究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薛富善创新性地建立了困难气道患者麻醉处理原则,发明了多种解决困难气道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研制的可视气道管理工具视频喉镜、可视硬管镜和可视软管镜目前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及应用。
曾获省部级奖励9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68项,国外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逾千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1篇,国际指南引用9篇;主编和主译专著14部,论文和著作总引用8000次以上。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