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友谊人在武汉】患者对首都医务人员的一次次赞扬 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大年初三中午,我正在医院通州院区值班,一个电话打破宁静:医院组建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我有幸成为了医疗队成员之一,即将随队登上前往武汉的专机。在前往机场的路上,我给家人打去了视频电话,虽然早已知道我报名去一线,但家里人还是不免有许多担忧,我微笑着对他们说:“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此去武汉,或许会遇到困难和艰辛,但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使命在身,由不得我多想什么。在“大家”与“小家”中,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带着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与坚守,毅然逆行。希望我们的出现能给武汉人民带来更多希望的曙光。
我们入驻的医院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这里是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坐在前往医院的班车上,我看着窗外的武汉不禁思绪万千,看到去年10月曾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横幅标语,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已冷冷清清。
作为一名在重症监护室工作8年的男护士,我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是信心满满的,但是对于这种陌生的传染病,我却是没有什么经验。虽然在来武汉前,我就和北京地坛医院的同学进行沟通,对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熟悉防护的知识。但是身处疫区中心地带,心中的紧张情绪也不自觉的产生。但是,当听到医疗队领队刘壮说:“我们是战士,是来前线打仗的,是来保卫我们人民的!”我不再犹豫,心中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作为北京医疗队第一批进驻传染病区收治患者的小组成员,我是非常骄傲的,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衣就连喘息都非常困难的我,在看到急救车将患者一个个转运来时,已完全顾不上身体上的不适,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救治当中。
虽然厚重的隔离服阻隔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但是却阻挡不住我们对患者的关爱。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考验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应,对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减少穿脱隔离衣造成的浪费,我在上班前几个小时就不再喝水,在严密的防护服中,犹如在蒸笼里一般,让人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感觉。在起雾的防护镜后,在多层手套的包裹中,静脉穿刺、留置管路、插管吸痰这些精细的操作远比平日里要困难百倍,但是我凭着在医院多年来练就的过硬本领,并没有因为条件的困难而出现过失败。
一次值夜班时,患者突然出现喘憋加重,心电监护上的脉氧饱和度完全测不出,医生马上下医嘱准备进行动脉穿刺。我熟练的准备好动脉采血器材,马上开始为患者抽血。防护镜的镜片上布满了水蒸气,我一边触摸患者的桡动脉,一边在镜片上寻找能看清穿刺点和针筒的视角,接着我准确地找到动脉位置,隔着厚厚的手套,手指牢牢地握紧针头,通过布满水气的护目镜上仅存的视角瞄准方向,精准、利落的进针。当看到动脉血涌进针筒时,心中真的无比的兴奋。医生根据血气指标为患者调整了治疗,很快他的病情稳定了,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人民战争,人民必胜”。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发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总攻令,更加坚定了我们援鄂医疗队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我们北京医疗队负责的重症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同时这也是我们提升优质护理的关键时期。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康复训练、轻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等,我们把北京友谊医院护士的技术特长和亲情服务带到了武汉。患者们一次次对首都医务人员的赞扬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现在的武汉已经樱花烂漫,疫情形势也在逐渐好转,相信胜利的曙光很快就要到来。
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 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