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友谊故事】17年前的小纸条,传递了一段怎样的“友谊”故事
一个月前的一天,张清(化名)在家里翻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小纸条,纸条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了——“关惠敏,电话号码XXX,有不适就联系我”简短的一句话,将张清的记忆拉回到了17年前的那个冬天。
2003年12月,二十多岁的张清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个宝宝。由于产检时,宝宝的体位不是很好,需要进行剖腹产手术,张清要在医院住上4、5天。2003年底,虽然“非典”疫情已经过去快半年了,但来到医院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氛围不免令人紧张。加之张清家住在郊区,路途遥远,家属无法经常来看望,诸多因素都让第一次经历这些的她异常的担忧。
入院后,负责照顾她的妇产科护士叫关惠敏。那年,关惠敏28岁,与张清是同龄人,同时也是一名刚刚生了宝宝,休完产假回到岗位上的年轻护士。因为自己刚生完孩子,有了一些经验,看到张清的情绪状态很不好,关惠敏非常关注。工作时,一有时间,关惠敏就会去张清的病房,找她说说话,安抚她的情绪;做常规护理、检查操作的时候会对她轻柔地说“别怕,忍一下就好了”;有时路过她的病房也会冲她投以微笑和关照的眼神。这让张清的心里非常温暖,对手术也更加有信心,对即将迎来的新生命越发的期待。
手术前,张清在被推进手术室的路上,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关惠敏在旁边为她一边擦着泪水,一边说“没事的,一会儿就好了,就能看到宝宝了。一会儿我接你回病房!”短短几句,张清便踏实下来,感觉像吃了定心丸。即将出院的那天,关惠敏给张清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并告诉她有事就打电话。虽然后来,张清并没有打过电话,但这张字条却被一直保存至今。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张清想起了17年前的特殊时期,自己的这段住院经历,便又翻出了这张纸,尝试着拨打了纸条上的电话。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关护士这么多年竟没有更换号码。接通后,张清非常激动,跟她讲述着以前的事。得知情况的关惠敏也很惊讶和感动,因为在关惠敏看来,这些事都是她时常会做的,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想到会对张清的影响这么大,让她始终感怀在心。
在5·12国际护士节前夕,张清给关惠敏发来了一封感谢信,详细的描述、动情的文字仿佛17年前的事还历历在目,“庆幸我选择了北京友谊医院,庆幸我遇到了小关护士,一句未加任何修饰对所有产妇都可以说的话,一些对所有病患都会做的事,在医护人员的心里是本职工作,天天不停的重复着何其平凡,可在我入院茫然的情绪里,温暖了我的每个难熬的黑夜与白天......”
如今,关惠敏已经是一个有着25年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师了,即便现在的工作更加繁忙,但她热情、细心的工作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通信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关惠敏不再给患者手写的小纸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微信群。每天的工作之余,关护士都会认真地经营着群聊,关注着每位准妈妈或产后出院新手妈妈的动态,给她们解答着各样的问题。
在北京友谊医院的大家庭中,像关惠敏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还有许多,他们秉承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座右铭,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的增强服务质量,提升医学人文关怀,向更多的患者传递着温暖。(宣传中心)
上一篇: 友谊曙光计划为肝移植贫困患儿提供救助
下一篇: 风雨无阻再向前,守护国门勇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