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不畏风险 勇做基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我院共选派医疗技术骨干及管理干部71人支援武汉和北京市定点医院,来自实验中心的副研究员徐安健是其中特殊的一位。他是援北京地坛医院医疗队里唯一的一名核酸检验人员,在外派支援的64天里,累计检测样本量4000余例,其中新冠病毒阳性标本约占三分之一。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地坛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和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谢。
2月1日,我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运行,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从全院调集专业人员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徐安健是实验中心较早获得临床PCR(基因扩增)检测证书的人,也是科里唯一一个参加过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监测的人,早早进入了“备战”的状态。3月9日,徐安健受医院党委选派奔赴地坛医院。早上7点,院领导和科室领导、同事们在寒风中前来送行,他立下军令状:一定会科学防护、严谨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经过1天半的培训和熟悉,3月11日,徐安健正式进入地坛医院全封闭P2+负压核酸检测实验室开展工作。“这里发出的每一份报告,都是其他部门后续行动的依据,所以报告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任何误差!”初次上岗,徐安健深深感到责任重大。
戴上N95口罩,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好护目镜和双层手套,他马上就感觉到呼吸不畅,各种感官似乎都被隔离了。为减少体力消耗,他每一步行动都比平时缓慢很多,和同伴之间也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打开传递窗,徐安健拿出一袋袋密封好的标本,小心翼翼地开始操作。穿着完全不透气的防护服,在实验室内的负压状态下工作,不到一小时,徐安健就大汗淋漓,里面的刷手衣完全湿透了紧贴在身上,护目镜也开始模糊。
第一天,徐安健从早上8点开始工作到下午4点。但是检测结果显示,一些样本还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为了能及时发出报告,不耽误临床诊治,徐安健和同伴又立即重新提取了核酸进行检测,到晚上9点终于给出了正确的检测报告。除了中间出去简单吃了点东西喝了些水,休息了1个小时外,徐安健和同伴这天一共工作了12个小时。
“当正确的检测结果出来时,我的内心还是挺激动的”。脱去防护服,走出实验室,他和同伴脸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虽然极度疲劳、口渴难耐,“我的心情非常放松,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每天都会处理大量的新冠病毒阳性样本。这里不同于其他医院的实验室,徐安健每天要检测大量的痰液样本,相对于咽拭子样本,处理更复杂,也存在更多的感染风险。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他和同伴都是手工提取核酸,操作比机器提取麻烦。所以,一般每天的样本量是100例左右。由于后来地坛医院还曾承担首都机场境外返京人员的筛查任务,每天的样本量成倍增长。高峰时,徐安健一天检测了300多份样本。
记得有一位孕妇,在剖腹产之前进行核酸检测。第一次检测结果不确定,为了不耽误孕妇生产,徐安健一直重复了三次,还联系了北京市疾控部门进行确认,最后及时给出了准确的报告。
随着疫情的缓解,到了5月,北京市不再出现新发病例。地坛医院的确诊患者也大量治愈出院。然而筛查任务却并没有减轻,徐安健也始终坚守在实验室的岗位上。
从3月9日到5月11日,徐安健在高强度、高风险的核酸检测面前,不畏风险、挺身而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负荷,在抗疫战场上书写了友谊人的忠诚与誓言!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愿做防疫战线上的一块基石,逆行向前,与大家一起筑起疫情防控的万里长城,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徐安健说。 (宣传中心)
上一篇: 五年帮扶路 京蒙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