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青才计划】北京友谊医院田丹:做紧密结合临床的应用基础研究
为做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选拔及评价体系,我院党委制定了《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实施意见》,并在此指导下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友谊青才计划”人才项目是在“优秀博士后、博士毕业生发展支持计划”“友谊种子计划”的基础上推出的更高层次的优秀骨干人才项目。
“友谊青才计划”人才项目以服务北京创新发展战略和服务建立创新型医院为导向,通过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使之具备能够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的综合实力。该项目目前已遴选两届,来自不同科室、岗位的18位友谊青年入选。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田丹就是其中的一位。
田丹,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普外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项,入选北京市医管中心“青苗”人才项目,曾获第17届世界免疫学大会“Travel Award”奖项。
“我们探究疾病中的免疫改变,从而寻求新的治疗策略”
北京友谊医院科研楼,在建院初期是苏联援华专家的公寓。爬满青藤的斑驳墙壁和楼前的绿树矮亭,与熙熙攘攘的门诊大相径庭。这里幽静,安宁,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放低声音。楼门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牌子已经挂了近10年。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毕业后,田丹就来到这里工作。
“人类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都还不清楚,我们希望能从免疫调控角度找到更多治愈疾病的方法。”进入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工作,田丹就跟随张栋教授从事“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每每“圈外”朋友问起他的工作,他总是用疾病来解释。“比如,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虽然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但研究发现,疾病中也有炎症免疫细胞的参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脑血管堵塞,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继而诱发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田丹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展的课题之一就是研究通过免疫细胞治疗的方式来重建全身及损伤局部的免疫平衡,达到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神经修复,最终治疗脑卒中的目的。
“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涉及机体免疫的失衡,我们的研究就是探究这些疾病中的免疫改变,从而寻求新的治疗策略。”田丹介绍,从免疫调控的角度对疾病进行研究,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疾病进程中的免疫微环境的改变,针对这些改变,可以设计相应的免疫学手段及药物,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干预。目前在肿瘤等疾病中,免疫治疗都显示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原创性研究,虽然现在看起来跟患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对治疗疾病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是不断探险的过程 ”
在田丹眼里,踏实的性格和持续的好奇心是他从事科研工作的两大优势。他把科学研究看作是一个“不断探险”的过程。梳理研究思路、探究疾病内在机制、不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儿”。
随着创新型医院的建设,临床医生作为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田丹和临床医生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的基础科研工作者,做紧密结合临床的研究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优势。”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现象或遇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临床医生会联合基础研究团队一起梳理,凝练出重要的临床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围绕这个科学问题,设计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探究这些临床问题背后的原理和机制,并针对性地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近期,田丹团队正在和肝胆外科开展一项合作。因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对于胆结石这种常见病,特定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别。田丹的研究重点就是要揭示激素和代谢的波动是否会影响结石的生成。这种由临床医生发现现象、提出问题,联合基础科研团队开展深入的基础和临床合作研究,已成为田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研究需要耐心和体力。”不断试错、来回尝试、慢慢发掘,在这场奇妙的探险中,充盈着对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对发掘新机制的渴望。“执着能使磐石穿,热爱可抵岁月长”,田丹用自己的科研经历讲述着一个未完待续的“探险”故事。
“从追随者到领头人”
2020年,田丹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青年学者博士招生绿色通道计划”,成为博士生导师。2022年,他被医院党委任命为普外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从过去跟着导师、主任做实验,到现在自己带团队、指导学生、管理实验室,田丹感觉自己的变化还是挺大的。
从心态上说,田丹考虑的内容明显变多了。除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还需要照顾各个方面不同的课题,思考学生课题和个人的匹配程度。在工作上,增加了很多实验室管理的行政工作,还有要对各个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指导,需要深入了解领域进展和各成员的进度。
对于团队成员和自己的学生,田丹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结合临床问题和自己的专长,规划好职业生涯的起步。“现在医院对年轻人的支持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年轻人自己要做好规划、用好平台。”
“脚踏实地”是他对学生的第一要求。他时常告诫学生,研究过程最重要的不是发文章,而是解决问题,要用科研的方法解释清楚机制,如果能进一步做转化应用就更好了。“所以对于某一次实验的失败,心态上不用太灰心,行动上要仔细分析。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疾病的治疗,了解某个基因对疾病的影响是怎么实现的。如果原有的设想不对就换一条路,总有可以解释的机制和行得通的路径。”
在田丹的指导下,团队中的青年医生先后承担了四项国自然青年项目,其中一人还获得亚太肝病学会青年研究学者奖。作为医院国自然项目申报培训导师和形式审查导师,他指导的项目中标率超过30%。
“带娃是一种解压的好办法”
“枯燥”“冷板凳”,这是人们给基础研究贴上的标签。事实也确实如此。但令田丹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日复一日的实验,而是日复一日的实验后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实验不顺利引起的焦虑,是基础研究工作中太常见的一种情绪。缓解情绪、释放压力,田丹也有自己的好办法。
“首先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在田丹看来,实验中的挫折也是实验本身的一部分,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情况,而且很多的预实验就是为了给正式实验准备好条件,“撞南墙的事儿太多了”。一次次摸索、失败、换个条件再摸索,直到找到合适的条件,能够开展正式的实验。
实验之外,打羽毛球和跑步是田丹最喜欢的运动方式。良好的爱好、适合的运动,是田丹缓解压力的重要出口。更多的时候,他也会通过倾诉来释放压力。妻子是他倾诉的主要对象,虽然不是同行,但经过长久的沟通与倾听,妻子对他的研究也有了了解,“她说谈恋爱的时候,从我每天跟她聊天的情绪里就能知道我这一天的实验是否顺利。”
而现在,“带娃”成为了田丹“累并快乐着”的一种解压方式。一起翻阅有趣的绘本,讲解身体的结构,陪儿子做幼儿园小实验、讲原理,解释大脑的运转、食物的消化,甚至是查阅文献时发现好看的细胞图,田丹也会拿给儿子看。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和爸爸的研究充满了好奇。“保护、激发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在生活中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将来的工作中也能拥有更多的创造力。”
去年10月,田丹团队搬进了友谊医院位于西铁营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这里的环境和实验条件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田丹感慨医院给予青年人更好的环境、更高的平台。他希望在国内科研突飞猛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今天,青年人要打开视野,树立远大目标,不断学习,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宣传中心)
上一篇: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医护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