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消化中心:2022年消化内镜诊疗量突破9万例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院党委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以白衣战士的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努力捍卫人民生命健康。是每一个科室、每一位职工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稳健步伐。
2022年,我院消化中心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效统筹医疗服务和疫情防控,不断提升诊疗技术,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发挥行业领军作用,推动内镜技术规范化。
深度挖潜提高效率 保障患者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内镜诊疗技术逐步提高,消化系统疾病检出率逐年升高。我院消化中心作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年接诊门诊患者21万余人次。2022年,消化内镜诊疗量超过9万例次,同比增长8.4%,居全国前列。
为了提高救治效率,进一步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消化中心积极开展消化道息肉日间诊疗服务。患者采取一日住院的方式,进行内镜检查及治疗,一方面与门诊治疗相比提升了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术后指导及观察;另一方面与住院患者相比,大幅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加快病床周转,使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诊治。
此外,消化中心也积极推进日间病房新病种收治,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胃间质瘤穿刺、经颈静脉门脉压力测定、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 (ERAT)、胆胰支架拔出术、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制剂治疗等,使得更多病种的患者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2年,消化中心共收治日间手术患者近1200人次,平均住院时长20小时。
同时,消化中心继续保证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依托我院综合优势,消化中心联合急诊科已形成对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消化道异物等急危重症患者的7×24小时抢救绿色通道,2022年共完成急诊内镜近1400例次,患者来院后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救治成功率。
加强人文服务 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为缩短内镜检查等候时间,进一步提高内镜检查诊疗效率,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消化内科依托“市医管中心消化协同中心”“专科医联体”开展双向转诊,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分层分级诊疗;倡导并实施医务人员“早上班晚下班”举措增加每日操作台次检加班诊疗服务,提高内镜诊疗效率,增加内镜总量,减少患者等候时长。
消化中心通过健康提示、线上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深入细化宣教内容与形式,建立肠道清洁结局评分系统;对于内镜检查及治疗患者,推送短信服务,提醒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及检查日期;对于住院患者,除口头宣教外,新增通过微信及短信推送宣教内容,向出院患者发放健康处方步提高诊疗质量。对于门诊患者,开设免费肠道护理门诊,由资深护理人员在门诊面对面为患者指导、答疑,保证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提高检查效率。在疫情期间,考虑患者就医不便等问题,开展胃造瘘线上指导答疑,解决患者燃眉之急。
保持行业引领 推动内镜技术规范化
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已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使消化系统疾病的微创诊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为全球最佳内镜中心TOP20,消化中心继续保持行业引领地位,积极推进内镜诊疗新技术的开展。在诊断领域,2022年消化中心积极开展了拉曼光谱胃癌早筛设备研发和细胞内镜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应用,开发了适用于消化内镜动态检查的人工智能病变识别系统研究及多维智能成像胆胰管镜系统。在治疗领域,消化中心创新开展了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为阑尾炎患者积极寻找微创治疗手段;积极进行内镜下袖状胃成型术缝合术式的动物试验探索;进行超声内镜引导胆囊穿刺引流(EUS-GBD);创新采用多聚糖止血材料作为新的止血材料。
在现有消化疾病全国临床研究网络的基础上,2022年,消化中心成立全国性高级消化专业医疗及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进一步完善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辐射全国的消化疾病诊治和继续教育网络,包括远程平台移动消化病院,完善国际先进水平的消化内镜/腔镜/介入“计算机模拟-动物模型-临床实践”规范化、个体化、序贯性培训平台。近年来创新了培训模式,由以往的单纯观摩、病人操作,改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消化内镜/腔镜/介入“计算机模拟—动物模型—临床实践”的规范化、个体化、序贯性“手把手”培训。
2022年,消化中心继续举办全国消化医师研修班,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友谊消化“手拉手”、全国消化内镜沙龙、全国消化内镜“手把手”学习班等培训项目,开展讲座、查房、观摩等形式,提高各地医生的临床实践水平,推动内镜技术规范化。
2023年,随着医院“三区一部”规划落实,我院消化中心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年治疗量将达到10万例次。消化中心将继续做好行业引领,提升行业规范,整合优质资源,服务更多患者。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