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创成果】乙肝肝纤维化组织学逆转可改善肝脏远期结局事件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友谊科创成果】乙肝肝纤维化组织学逆转可改善肝脏远期结局事件

发布时间:2025-02-12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院持续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我院科技处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蓝图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积极引领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旨在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科增长极,促进研究成果“组团式”高水平产出。近期,医院推出【友谊科创成果】专题栏目,逐一展示推介医院在医疗科研领域的最新成就。

乙肝肝纤维化组织学逆转可改善肝脏远期结局事件

多个临床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乙肝肝纤维化的逆转,但肝纤维化逆转能否进一步降低肝硬化失代偿(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细胞癌等肝脏结局事件的发生尚不清楚。2024年,我院肝病中心临床研究团队,基于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乙肝抗病毒治疗肝穿队列,以团队前期首次提出的“北京标准”的P-I-R分型作为逆转判读金标准,证实了肝纤维化逆转可降低肝脏相关结局事件的发生,强调了肝纤维化逆转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资助下,团队自2018年起开始建立仅有抗病毒治疗后单次肝穿的乙肝大样本队列,并进行了规律、长期的随访。基于此队列,团队通过对733例有抗病毒治疗后肝穿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进行长达7年的随访,以课题组前期提出的肝纤维化逆转病理评价新标准—“北京标准”的P-I-R分型作为金标准,证实肝纤维化逆转的患者(即P-I-R分型为Regressive),肝脏相关结局事件(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死亡)的7年累积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进展型患者18.1%(即P-I-R分型为Progressive)和不确定型的患者8.7%(即P-I-R分型为Indeterminate),证实了肝纤维化逆转是肝脏结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该研究提示乙肝肝纤维化逆转可以带来肝脏远期结局的改善,证实了“北京标准”P-I-R分型评价的肝纤维化组织学动态变化可以作为肝脏结局事件(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和肝癌等)的替代指标。这一重要发现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影响因子11.6),并获得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优秀壁报奖。

此外,团队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合作,基于另外一项独立的646例乙肝纤维化长期随访队列,发现肝纤维化逆转的患者(即P-I-R分型为Regressive)7年肝癌发生率为1.5%,显著低于肝纤维化进展(即P-I-R分型为Progressive)的患者。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对于传统病理分期评价纤维化稳定患者,P-I-R分型为Progressive患者肝癌风险依然是Regressive患者的10倍,进一步验证了“北京标准”P-I-R分型在预测临床结局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肝病学会会刊Hepatology(影响因子12.9)。

肝病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肝纤维化及其逆转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在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连续支持下,围绕“如何精准评价逆转、如何动态评价逆转、如何实现更多逆转”等科学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