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创成果】纳米级“精准打击”:靶向、高效递药的智能纳米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友谊科创成果】纳米级“精准打击”:靶向、高效递药的智能纳米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2-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院持续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我院科技处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蓝图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积极引领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旨在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科增长极,促进研究成果“组团式”高水平产出。近期,医院推出【友谊科创成果】专题栏目,逐一展示推介医院在医疗科研领域的最新成就。

纳米级“精准打击”:靶向、高效递药的智能纳米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超声科多年来持续致力于开展并推广多项超声诊疗新技术,现已总结及制定了国内首部基于超声解剖标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临床操作专家共识,完成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消融治疗规范;积极开展与推广微波消融技术、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均获得临床认可和患者一致好评,并已连续举办二十届超声介入微创治疗学习班。

尽管通过各种现代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引导消融技术,肿瘤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临床常用抗癌药物通常治疗效果有限, 因为多数药物具有系统性副作用(如耐药性、高毒性、缺乏靶向作用等)。基于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我院超声科团队在钱林学主任的带领下,与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影像中心未来技术学院戴志飞/刘仁发团队合作,构建了具有靶向性、可高效递送药物的纳米系统,以用于肿瘤的精准治疗,特别是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胰腺癌,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成果。

研究团队通过将光动力和血栓靶向纳米盘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二元纳米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利用纳米技术将化疗药喜树碱固定在纳米盘载体上并连接靶向蛋白CREKA,使其具备血栓靶向能力。光动力技术可以损伤肿瘤的血管形成血栓,为纳米盘提供丰富的靶点,让化疗药通过靶向指引到达肿瘤部位发挥化疗作用,显著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达到优异的抗肿瘤效果。通过将化疗药物靶向递送到肿瘤组织,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化疗导致的全身毒性,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为肿瘤药物递送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在领域TOP期刊 ACS nano上发表。

吉西他滨是临床上胰腺癌治疗的一线药物,但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γ变形菌会将其分解,失去抗癌活性,即便注射了大剂量的药物,也无法有效杀伤肿瘤,反而使肿瘤产生耐药性。团队通过制备靶向γ变形菌的胶束,在光照射下借助光动力效应有效杀死细菌,克服肿瘤的耐药性。这种将光动力抗菌治疗新技术和化疗有效结合的策略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在国际高分期刊 Aggregate 上发表。

综上,基于临床需求,项目团队通过医学、化学、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紧随学术前沿,建立上述智能纳米系统,从而“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理念。未来,项目团队将利用学科优势,将超声生物学效应与纳米技术有机结合,并将致力于推动纳米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