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为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植入新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成功为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植入新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0320 拷贝.jpg

近日,我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在彭晖主任医师和孙志军副主任医师的精湛技艺下,成功为一名84岁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植入了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作为国内率先采用这一前沿技术的医院之一,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心脏起搏器植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彰显了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卓越能力和全球前沿科技的精准运用。

这名84岁的男性患者因间断晕厥3个月来到我院就诊。他患有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等多种合并症,并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前,他开始出现黑曚、晕厥等症状,入院后心电图显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超声心动图也显示心脏结构存在多种异常。

彭晖主任医师和孙志军副主任医师进行了细致的评估。考虑到患者属于起搏器系统高感染风险人群,且传统带导线起搏器可能会占用其唯一的静脉通路,给未来透析带来困难,团队决定为患者植入新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

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具有多项显著优势:不占用静脉通路,适合未来可能需要在右侧上肢行动静脉瘘的患者;无起搏器囊袋,降低了起搏器系统感染风险;植入过程微创,恢复时间短。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处理此类复杂病例的理想选择。

手术在我院西城院区心脏介入手术室进行,由彭晖孙志军两位主任带领邸北冰主治医师、柳晓娜主治医师和梁立丰医师组成的起搏电生理团队共同完成。

手术团队股静脉穿刺成功后,首先对患者下腔静脉进行造影并将外鞘放置送入下腔静脉,随后将新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顺利跨瓣送入右心室目标位置,旋入前测试无导线起搏器各项电学参数良好,确认位置合适后旋入固定起搏器,在植入过程中动态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以辅助判断固定程度,达到标准后进入对接栓模式,再次测试起搏器固定位置稳定、各项参数良好后释放起搏器,最后撤出鞘管,顺利完成手术。整个手术流程高效有序,医疗团队成员紧密配合,仅用40分钟便完成了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术后第二天,程控结果显示起搏参数良好,电池预估寿命长达12-15年,充分展示了新型主动固定螺旋无导线起搏器的大电池长寿命特点。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不仅可取出、寿命长,而且体积小、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活动不受限,几乎感觉不到植入物的存在。此外,该技术未来还可升级为双腔无导线起搏器,为患者提供长期保障。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彭晖孙志军主任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我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将继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