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友谊护理文化周】我院成功举办第九届“厉害了,美小护”健康科普大赛
当听诊器遇见麦克风,当护理智慧化身科普力量,这场天使与生命的对话就此展开。4月15日,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院成功举办“天使说·健康课——点亮全民健康之光 暨第九届‘厉害了,我的美小护’科普大赛”,为护理文化周拉开了序幕。
本次大赛收到来自医院三院区各护理单元共446件参赛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20幅科普壁报和18个科普视频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以专业为笔、创新为墨,20支护理团队携带他们用心准备的科普作品精彩亮相决赛现场,共同谱写第九届“厉害了,我的美小护”健康科普大赛的华章。本次大赛突破性地构建“三维科普矩阵”:科普视频、创意壁报、情景剧场三大赛道齐发。特邀健康科普专家、医院部分职能处室专家及部分患者组成评审团,为选手打分。
“当患者拿着检查单的手不再颤抖,当社区群里的焦虑提问变成会心一笑,就是我们护理科普人的高光时刻。” 我院副院长杨盈赤在致辞中强调,护理人员正从“病房守护者”转型为“健康传播者”,推动健康科普从“知识灌输”向“能力赋能”转变,从“单向传播”向“双向对话”进化。他相信这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与创意的碰撞,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让健康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以患者为中心,以科普为桥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通州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骆金铠表示,这次大赛不仅展现护理人的专业深度,更彰显了医疗健康的温度——当科普之种播撒人间,预防医学的春天就在眼前。
比赛现场宛如医学版“创造营”,护理团队各显神通,美小护们通过相声、小品、快板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道具和妙趣横生的案例,将原本晦涩的医学知识变得简单易学,赢得了现场评委及患者的阵阵掌声。
心内三区《太乙真人穿越记揭秘AED》让神话人物手持除颤仪,用rap演绎“黄金四分钟”;产科《别墅修复中》以房屋装修比喻产后修复,台下患者评委感叹“盆底肌护理原来这么形象!”;《后宫跌倒风波》作品以古装宫廷剧形式,演绎皇上服药后跌倒事件,太医们提出了四项防跌策略,其中巧妙融合现代医疗知识,玩转现代防跌倒指南;生活中的意外总在细微处潜伏,《上消化道的“不速之客”——成人上消化道异物的那些事》以曹爷爷吞枣核这个真实的案例为导火索,教会我们如何与异物展开博弈大战,让意外不再发生。
壁报展区更是变身“健康艺术馆”,美小护们化身“医学毕加索”,医学常识跃然纸上,将专业数据转化为视觉盛宴。《服“甲”一“方”》告诉我们用药无小事,科学管理助力甲状腺功能稳步回归正常轨道;《红流来袭别仰头》将常见的鼻出血问题,用渐变色彩演绎正确处理方法;《糖足攻略之护足七法》聚焦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通过可视化流程图解,助力降低糖尿病足截肢风险。一幅幅科普壁报作品,将生动活泼的绘画设计与严谨理性的医学知识完美结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艺术氛围浓郁的科普盛宴。
“这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医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健康报社健康科普专刊部副主任余运西特别点赞《远离热情,拥抱健康——烫伤处理五步走》,将生活日常出现的错误做法,通过演绎告诉百姓非常明确的正确处理方法,这正是我们做科普的目的和意义,我们不看技术难度,只问三个问题——听得懂吗?记得住吗?用得上吗?
医院办公室主任梁丽给本次大赛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她表示,参赛作品精准把握“专业性与通俗性”的黄金分割点,尤其对《后宫跌倒风波》作品进行了点评,作品将防跌指南融入宫斗剧情,太医提出的“四大策略”与现代指南精准对应,既保证科学性,又极具传播力。
患者评委刘女士激动地表示:“这些作品比医疗剧更真实,我全程录像准备回家反复学习。”患者的认可,让专业的指导更具情感共鸣。
评委们依据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以及表达的流畅性、感染力等多方面标准进行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视频及壁报作品一、二、三等奖及壁报最佳人气奖。参赛作品既体现医疗专业深度,又兼具大众传播温度,是医学科普“接地气”的典范。获奖选手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为全体医护人员树立了榜样。
比名次更闪耀的是护理群体展现出的时代担当,她们架起医学圣殿与百姓健康的桥梁,让南丁格尔之灯照亮诊室之外的广阔天地。这场护理文化的春日盛会,将专业护理的智慧,转化为对全民健康的坚实守护,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友谊力量。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