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润物七十载——访中华护理学会原理事长顾美仪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仁心润物七十载——访中华护理学会原理事长顾美仪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时光长河奔涌,总有些坐标铭刻奋斗,承载时代记忆;总有些精神如星闪耀,照亮征途、指引后人。

我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红色基因深植,历史底蕴厚重。作为医院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众多离退休专家、领导的个人生平、职业经历及学术成就,是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忆。

为铭记往昔、传承薪火,医院精心策划了“友谊之路”文化传承项目。这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传递。我们以人物专访为桥梁,探寻专家内心,聆听岁月故事,体悟他们的赤诚情怀,留存宝贵经验与智慧。

此刻,让我们怀揣着敬意与期待,一同踏上这条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友谊之路”,去追寻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友谊之光”。

1.jpg

顾美仪

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原主任

中华护理学会原理事长

第五、第六届《中华护理杂志》主编

顾主任,您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自己。

2.jpg

顾美仪与家人

我叫顾美仪,原籍是安徽芜湖,1933年12月28号在上海出生。我父亲是圣约翰大学的教授,圣约翰大学是上海教会学校里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因为父亲在那任教,我们全家就搬到了圣约翰大学。当时学校规定教师的孩子上学全部免费,而且家住在学校里,中午能回家吃饭,也不用交住宿费和交通费。所以我就在圣约翰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附属初中、附属高中读书。高中时,男生女生分开了,女生都搬到了圣玛利亚女中。后来,我在上海上了同济医学院护校。选择同济医学院护校,一方面是看到医院里护士把我大姐照顾得特别好。我的大姐在读教育系二年级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和腰椎结核,护士照顾得特别好,定期翻身、按摩、打针,还帮她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当时老大老二到北京成家后,没法负担家里,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所以我就决定上同济护校。

3.jpg

4.jpg

同济护校留影

您能和我们讲讲您刚来医院工作的情况吗?

我老伴金旦年当时在同济医学院实习,我们俩就是在那里认识的。我们俩都是1954年在上海入的党。后来老金去苏联红十字医院进修,进修完就留下来了,当外科大夫。那时候实习要选专科,内科、外科什么的,但外科还没分骨科、泌尿科等,就是大外科。1956年年底的时候,老金跟苏联红十字医院提出来能不能把我调到北京。他们一了解,我也是党员,当时护士里缺党员,就把我调来了。当时医院还没有护理部,不怎么重视护理工作,院长办公室里就设了一个医务干事、一个门诊部干事,还有一个护理干事,就说让我当护理干事。当时的院长朱仲丽院长就叫我小顾。那时候医院叫苏联红十字医院,后来改成中苏友谊医院。我们每个礼拜三下午学习俄文,因为医院里住了好多苏联专家,要跟他们交流,比如休息、吃药、打针这些,都得用俄文。

5.jpg

1957年北京中苏友谊医院外景

友谊医院最早是叫苏联红十字医院。刚建院时候永安路院址还没建好。最早建好的是现在的内科楼,当时是门诊楼。最早这个楼一楼是门急诊,二楼是理疗科,三楼有病房。现在门诊楼的位置以前是儿科和急诊,后来拆掉了,改成现在的友谊医院的门诊楼,一共9层,护理部在最上面。又盖了一个外科楼,包括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就是西边的那个白楼叫外科楼,原来的红楼就叫内科楼。硬件和软件都增加了,现在的条件好多了。

6.jpg

延安医疗队

1974年,第四批到延安医疗队,坐那个大的敞篷车,等到南郊下来你还得走,走到差不多快一个小时,就到公社的所在地。基本上我们去延安每个人瘦20斤。当时友谊医院的党委书记张彤书记去延安慰问,老金就拿着肉末做了一瓶辣酱带给我,我当宝贝一样的。好在那个时候,苦日子过了以后,慢慢也知道好日子来了。

7.jpg

顾美仪在延安医疗队

友谊医院护理部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呢?

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友谊医院就正式成立了护理部。后来我也参加护理学会的工作。再后来通过林菊英秘书长的推荐,在上海、广东、四川等众多理事长的投票决定下,我接管了中华护理学会的理事长工作。

您在担任理事长期间,组织了很多出国考察和交流活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历吗?

8.jpg

顾美仪在美国白宫访问(左四)

1980年的时候,我们组织去美国考察。那次是埃德加·斯诺基金会出的钱。我们一共在美国待了28天,拜访了7个城市,12个护理学院,学习了他们的家庭护理、社区护理。我一看,差距还是挺大的。他们的整体护理,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责任制护理,特别注重身心健康。从护理教育来讲,他们每年都要考核,考核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比如检查完一个病人,要看患者的检查报告,做出初步的诊断,考核不及格的话,基本上就淘汰了。我觉得他们这个教育制度还是可以借鉴的。另外,社区护理方面,我跟着他们一起到社区,给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溃疡处换药,宣教糖尿病饮食和注意事项,还有个人卫生宣教、家庭护理等,这些方面他们考虑得都比较周到。我觉得我们医院、我们国家的护理在这方面还有差距,需要补充。

9.jpg

1991年,第一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

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科协下面的学会,科协交代给我们接待一个日本的护理代表团。日本护理学会理事长对中国特别友好,我任理事长的时候和她一起座谈。在他们的护理管理大会上,我介绍了一下中国的护理情况。我们国家的护士出去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我就跟他们说,能不能也让我们国家的护士到日本去看看你们的护理工作,另外我们建立一个交流的关系,一共十年,一批去十个人。经过和日本护理的交流学习,我觉得他们挺重视心理护理的,病人虽然不在了,但是家属也需要心灵上的安慰。

10.jpg

2000年,香港伊利沙伯医院访问学习

还有香港理工大学邀请中华护理学会去访问。香港的护理学会理事长跟我们还挺友好的,在马路上拉横幅,欢迎中华护理学会顾美仪理事长。我就跟香港的护理协会的理事长协商,我说我们护士学习的机会都挺少的,能不能我们定期地跟你们交换,主要是学责任制护理,以后对我们医院的护理工作还是有推动作用的。

我觉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护理都有些特点,我就写了一些介绍。我自己觉得护理工作特别重要,是全人类全周期全流程的护理,包括孕育、出生、青少年、中老年,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护理特色。现在护理事业范围越来越扩大了,学会的工作不光是国内的,也有国际之间的交流。2024年是中华护理学会115周年,他们让我去参加了纪念活动,还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护理学会的理事长都来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隆重的庆祝大会。

11.jpg

1999年,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到访北京友谊医院

关于责任制护士整体护理这一块,咱们医院的建立过程,您还有印象吗?

主要就是对护理的认识和范围有了变化。原来护理主要是针对身体疾病,但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涵盖了整个人体全流程全周期的护理,从孕程开始,再到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一些医学方面的特殊保健要求。所以还得要加强社区的医疗保健、家庭护理等,这就是全过程了。整体护理是理念上先有变化,因为整体护理是随着护理的概念,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所以就包括人体整个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护理,并不是说哪病医哪。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有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预防保健,这样能够让人健康地成长,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12.jpg

顾美仪在友谊医院护理管理进修班结业仪式(第一排正中)

那整体护理的理念对咱们医院的护理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影响可大了。先要找出病人身上有哪些问题,不是说病人自己说哪不舒服就不舒服了,要通过体检看看他全身有哪些问题,第一是提出问题。第二个,就是针对问题要做哪些检查、还有化验进行护理评估。不是哪病医哪,而是关注患者全身的状态结合检查去做护理诊断。再要给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对每一阶段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评价。

您培养了那么多的护士,送出去学习,这些年也遇到了很多的护士,您觉得什么样的护士是好护士,或者一个好护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和能力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话就是热爱护理专业,你本身觉得这个护士专业是有意义的。所以你首先一定要热爱你这个护理专业。但是我自己体会到是这样子的,因为你在奉献的过程里面,你自己也享受了那个幸福,因为你看病人情况越来越好,而且不光是健康恢复了,而且精神也好。第二个就是要不断学习,因为从护理的角度来讲呢,需要知识更新,不能是吃老本,所以就要不断学习。

13.jpg

1981年顾美仪主任接受邓颖超接见

您在友谊医院这么多年,您理解的友谊医院的精神是什么样的呢?

我觉得就跟“友谊第一”一样,整个医院的同事之间关系都特别好,特别协调。我们也经常一起聚会,过年过节也都可以见到。

非常感谢您今天能和我们分享这么多宝贵的经历和见解,让我们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顾美仪:不客气,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希望护理事业能越来越好,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