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我院携创新成果亮相2025服贸会,共探医疗新未来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作为北京市医疗创新的重要力量,我院携多项科研创新成果亮相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会,涵盖智能诊疗设备、先进手术器械和AI医疗教育,彰显了医院在医疗高质量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力。
3项科研创新成果
全景胶囊诊疗机器人,开启无创医疗新时代
在优促计划展区,友谊医院展示了具有革命性的AI全景重构与自主巡航胶囊诊疗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跨越传统器械局限,开创了体内无创医疗的新时代。该胶囊诊疗机器人基于两大自主创新技术:完全自主的胶囊智能体AI芯片和自主设计的全景重构算法模型。它首次实现了1:1物理还原,全景重建小肠、结直肠、胃等消化器官的全局影像,使病变位置和病变性状得到精确还原观察。这一技术突破使临床诊断更加精准,无论是病变位置还是病变性状,都能给出准确、清晰的判断指针,诊断效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该胶囊机器人已应用于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并在广州、武汉、重庆、遵义、西安等全国多个区域顶级医疗中心得到应用。
同时,该项目还入选了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决赛项目(十大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
国产内镜下全层缝合系统,展示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
作为成果转化科普典型案例,友谊医院展示了国产自研版内镜下全层缝合系统用于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的可行性及病生理机制研究项目。这一展项生动展示了创新医疗设备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包括设计草图的概念验证阶段、中式熟化以及最终规模化生产的完整流程。
该内镜下全层缝合系统的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解决方案。项目展示了我院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能力,体现了医工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三模态AI考评平台,实现医护培训革命性突破
我院展示了牵头联合研发的“智易考”临床技能教学培训考核AI服务平台。该平台独创三模态大模型协同评估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和文本三个维度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全方位智能考评。视频模型能够逐帧抓取医护操作关键动作,精确评估洗手时长、穿刺角度等细节;音频模型实时转录并分析医患沟通用语,检测遗漏的告知语句或不当措辞;文本模型则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打分。系统能够在操作结束后立即生成详细评分报告,并高亮显示需要改进的具体动作,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
目前,该平台已在我院规培护理技能培训中广泛应用,极大减轻了院内考核工作压力,使考核更加标准高效,学员技能达标率得到显著提升。
入选“十大创新成果”
除了携多项创新产品参展外,我院普外中心姚宏伟教授团队的“直肠癌精准诊疗体系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还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第三批“十大成果”。
该项目针对直肠癌手术创伤大、综合疗效差及术后肛门功能不佳等三大临床瓶颈问题,取得了系列突破性创新:建立经肛微创手术技术,将保肛手术指征由距肛门5厘米下探至2厘米;首创术前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新方案,将肿瘤缓解率由15%提升至40%;构建精准预测模型,将肛门功能预测准确率从55%提升到88%。
这些创新成果已获国内外最新权威直肠癌诊疗指南引用,并推广至全国百余家医院。项目团队将在首都国际医学大会这一高规格平台上,向全球同行展示中国直肠癌诊疗的创新成就。
9月10日下午,我院党委书记谢向辉、副院长李鹏参加了推动创新医药产业发展主题座谈会。会议围绕“加速医药产业创新步伐, 助推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主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解读和工作介绍。
会上,谢向辉对企业为医院提供技术服务入院的优质路径表示了感谢,并提出了几点想法与建议。一是医院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希望与各类企业共同探索医疗领域的发展新机遇;二是在技术服务推广上,希望企业所在区能率先探索可行路径,为技术服务在更广泛领域的落地应用,特别是在医院方面的应用,提供宝贵经验与帮助;三是要聚焦培训,培训在医疗技术发展中极为关键,尤其在机器人等技术飞速发展领域,希望医院可以努力成为技术培训基地承接方,培养行业人才、推动技术交流;最后,希望在产品更新迭代、技术研发以及前端概念设计等方面,医院能与企业展开更多合作,开发实用产品,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025年服贸会期间,我院还将参加“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医改”分论坛、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等多项重要活动,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
自服贸会首次设立卫生健康服务专题展区,我院已经连续5年参加服贸会,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医疗服务升级,充分展现医疗与科研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未来,我院将通过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为推动中国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