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预防出生缺陷日| 孕期个性化增补叶酸——小叶酸,大作用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在预防出生缺陷日即将到来之际,我院妇产生殖中心专家开展健康科普,帮助孕产妇及家人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承载着家庭的无限期待与幸福憧憬。在踏上备孕这一重要旅程时,科学规划是给未来宝宝最好的礼物。科学备孕的第一步,是从正确认识叶酸片开始。孕前及孕期为什么要补充叶酸?如何判断是否叶酸缺乏?如何个性化增补叶酸?请听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专家进行讲解。
孕前及孕期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B9),天然存在于动物肝脏、叶类蔬菜(如菠菜、茴香、苋菜)、豆类、藜麦、腐竹、橙子、牛油果、蛋类、奶类等食物中,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素。天然叶酸稳定性差,在食物加工、烹饪过程中损失率较高,可达50%-90%,难以通过食补达到孕期每日至少0.4mg的补充标准。因此2020年《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建议孕期及孕前3个月每日至少额外补充叶酸0.4mg,特殊人群应适当增加补充剂量。
缺乏叶酸会造成母亲和孩子不良影响,如缺乏叶酸会导致孩子神经管闭合不全(如脊柱裂和无脑畸形);先天性缺陷(如心脏缺陷和唇腭裂);导致多种眼部异常,包括营养性弱视、视网膜结构改变以及小眼症等;叶酸不足可能导致肾脏发育不全,影响肾小管的形成和功能;叶酸缺乏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和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增加孕产妇妊娠期发生妊高症、糖尿病、胎盘早剥、早产的风险。
如何个性化增补叶酸?
1、无高危因素:建议至少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0.4-0.8mg叶酸至妊娠满3个月,可选择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的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对于新鲜蔬菜水果食用量小、居住在北方农村地区、备孕时间短及血液叶酸水平低的妇女可酌情增加叶酸补充剂量,每日不超过1mg。孕中晚期及哺乳期妇女建议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每日需增补叶酸0.4mg。
2、有高危因素:夫妻一方患神经管缺陷(NTDs)或既往存在NTDs生育史的妇女,建议至少孕前1个月开始增补叶酸4mg/天(国内剂型原因,可补充5mg)直至妊娠满3个月。
3、有中危因素:
(1)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缺陷、泌尿系统缺陷或有上述缺陷家族史,或一、二级直系亲属中有NTDs生育史的妇女,建议至少孕前3个月开始增补叶酸0.8-1.0mg/天至妊娠满3个月。
(2)孕前患糖尿病、肥胖、癫痫、胃肠道吸收不良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增加胎儿NTDs风险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扑米酮、苯巴比妥、二甲双胍、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的妇女,建议至少孕前3个月开始增补叶酸0.8-1.0mg/天至妊娠满3个月。
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建议补充叶酸5mg/天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后再受孕,并持续叶酸5mg/天至妊娠满3个月。
5 、MTHFR基因677位点TT(高风险)或CT(中风险)基因型的妇女,建议孕前3个月至妊娠满3个月每日补充含0.8-1.0m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或活性叶酸。
叶酸补充越多越好吗?
特别提醒大家,叶酸不是越多越好。叶酸补充过量会引起锌缺乏,出现失眠、腹泻,加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甚至增加肿瘤患病风险(如直肠癌)。
如何判断是否叶酸缺乏?
1、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是评价临床叶酸缺乏/不足的特异性指标,血清叶酸是反映目前叶酸营养状况的指标,红细胞叶酸可反映长期(4个月内)叶酸营养状况,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判定血清叶酸<2ng/ml、红细胞叶酸<95ng/ml为叶酸缺乏,为预防NTDs红细胞叶酸不应低于400ng/ml。
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评价叶酸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叶酸缺乏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但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维生素B6、B12缺乏,代谢酶基因变异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Hcy>13umol/l作为叶酸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
3、叶酸基因检测:检测MTHFR基因677位点评价叶酸代谢能力。CC型为低风险,提示人体对叶酸的代谢较好;CT型为中风险,提示人体对叶酸代谢一般;TT型为高风险,提示人体对叶酸代谢较差。
孕期是否需要常规检测叶酸水平?
孕前及孕期不推荐常规进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检测以及血清或红细胞叶酸浓度检测,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是否进行检测。
是否需要常规补充活性叶酸?
活性叶酸即L-5-甲基四氢叶酸(L-5-MTHF),叶酸的活性形式,不需要酶的转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对于存在叶酸代谢障碍的人群(MTHFR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可考虑补充活性叶酸。是否需要补充活性叶酸应咨询产科医生。
科学备孕的路上,叶酸是重要的伙伴而非“神药”。需要了解利弊、个性化补充,才能使其在孕前及孕期保健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保障母婴健康。
(妇产生殖中心 李 桐)
下一篇: 【友谊科普】炎性肠病的内外科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