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我院两项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第十九届“挑战杯”奖项
近日,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圆满落幕。“挑战杯”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本届“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来自472所高校的128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评。其参赛作品项目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共计十个学科门类。我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积极参与并报送了两项科研创新项目。凭借扎实的科研实力,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和主体赛一等奖。
自备赛以来,我院参赛团队的教师和学生们凝心聚力、全心投入。团队全体成员经过长达数月的精心准备和反复打磨,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实践能力,研究出兼具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项目成果,并在挑战杯竞赛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了我院优秀的科研实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获奖项目介绍

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光肽寻迹——温控曲率肽联合超构光子雷达驱动的高精度消化系统肿瘤早筛系统
团队成员:柏李一、杨涛、詹浩苏、彭欣玥、李锦森、韩庭睿、徐陈洁、张泽琰、张洛瑜
项目简介:我国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内镜联合活检的筛查方式具有侵入性,传统肿瘤标志物对于早期肿瘤敏感性较差,本项目在人工智能(AI)驱动下开发了一种基于血浆外泌体检测的超灵敏的消化系统肿瘤早筛系统,通过AI与生物合成技术融合实现温控外泌体分离富集,基于智能光学工程设计和新型深度学习算法开发实现外泌体的高效检测分析,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识别具有卓越性能,为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筛查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非侵入性解决方案。
主体赛一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微灵觅影——表面高分布微球驱动的超灵敏外泌体早癌筛查系统
团队成员:杨涵,李睿铮,官子栋,李晓桐,霍烨,谢宇轩,张嘉翔
项目简介:本系统以自主设计的功能化微球为核心载体,通过表面精密构筑的高分布识别界面,实现对血浆样本中外泌体的高效捕获与富集。基于微球界面与外泌体膜蛋白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结合多级信号放大机制,构建了具有单颗粒检测灵敏度的分析体系,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可重复性与稳定性,实现对早期肿瘤相关外泌体的精准检测。该技术提供了新材料驱动的高精度无创诊断路径,突破了现有检测手段在灵敏度与特异性方面的技术瓶颈。
此次获奖不仅是参赛团队辛勤付出的成果,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体现。我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争取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再创佳绩,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教育处)


微博
微信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