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树生教授完成全国首例“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听神经瘤切除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7

  4月16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龚树生教授在国内首次使用“混合现实”技术,为一名听神经瘤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迷路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该患者术前患侧全聋,但是面神经功能完全正常,因此患者对手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期望很高。听神经瘤是位于颅内内听道及桥小脑角的良性肿瘤,局部手术空间狭小,神经血管丛集,因此手术的风险及难度很大。鉴于这种情况,龚树生在为该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时,决定在术中联合使用“混合现实”技术。

  混合现实(MR:Mixed Reality)技术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通过该技术,术前可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虚拟三维重建,在术中实时应用星图技术进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整合,以患者影像学数据复原的病灶结构3D模型为观看对象,引导手术的进行。

  以往医生只能依赖CT、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在大脑中“想象”还原患者的病灶情况,而混合现实技术是将患者的CT或核磁数据传到系统中进行读取生成3D全息模型,医生只需要借助眼镜,就能清晰看到病人病灶部位的3D影像,并可以对影像进行部位隐藏、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等操作。

  据龚树生介绍,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医患沟通方式。由于该技术的呈现方式使得医生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患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身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由于双方医学信息不对等所造成的误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在术前准备阶段,医生借助于全息影像的展现方式,可以全面观察病灶细节,在深度挖掘影像信息的同时,更清晰地了解骨骼、神经、血管等空间结构与关系,为手术做出尽可能合理的规划。全息影像的展现,对于术前路径设计意义巨大。

  在手术中,将模型与患者的真实病灶部位进行叠加,如同给了医生一双透视眼。为医生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影像信息,有效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增加了术野的立体感。手术操作起来医生能做到“心里有数”, 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文/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3-2-龚树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