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友谊-杜克”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成功举办
6月19-23日,由我院与美国杜克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友谊-杜克”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BFH-Duke Clinical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CRTP)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全国25家医疗机构的50名临床科研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友谊-杜克”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项目是我院与杜克大学开展合作的国际高端临床研究培训项目。首期培训已于2018年5-7月顺利完成,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医管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学员们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交流,建立经常性合作交流模式,提高我院及广大医疗院所的临床研究水平,2019年2月,我院与杜克大学就《“友谊-杜克”临床研究国际合作培训项目(BFH-Duke CRTP)》签署了五年合作协议,每年举办两期培训课程。此次培训为签署协议后的第一期课程,也是双方合作举办的第二次国际高端临床研究培训项目。
课程沿用首期的OAO(Online And Offline)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培训”技术提高受益面,通过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及操作强化关键技术。课程总计九周,包括三个学习模块,分别为网络学习、外籍教员远程在线互动及面对面研讨会。6月19日,在顺利完成前两个板块的学习后,杜克大学的三位教授来到我院,开始为期一周的“面对面”研讨会。
在培训开幕仪式上,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我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从自身临床研究经历讲起,指出了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的实用性与重要性,鼓励学员要积极主动与外教老师进行互动,系统掌握临床研究方法学知识,提高科研思维能力。
杜克大学临床研究高级培训项目主任 Steve Grambow博士表示,为进一步建立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模式,后续杜克大学校友交流门户网站将向学员开放,大家可通过网站获取学习资料,与杜克临床研究方法学教授进行互动交流,杜克方也将对学员临床研究动态给予关注与指导。
培训中,我院方法学平台负责人孔媛媛副教授为学员们简要介绍了课程安排。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模式,注重教员与学员双方互动交流,教员深入各小组的每次交流讨论中,进行实时指导,更好的促进学员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除了组内讨论,课程还设置了组间互动环节,每小组选派一名“大使”了解并运用PICOTS原则来评价相邻小组的研究问题,之后回到组内进行经验反馈,从而加强知识共享,拓展学员研究思路。
培训结束后,学员以多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在此次课程学习中的感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罗晓燕医生表示,课程非常具有实用性,通过培训,有助于建立自身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学思维,解决临床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单纯的多发表几篇文章更有意义!瑞安市人民医院孙庆丰医生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从最初不敢用英文表达到最后敢用英文进行研究方案汇报,除了掌握基本的方法学理念之外,口语与演讲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非常感谢团队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
本次培训的圆满举办将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我院与杜克大学教职员工也将共同努力,为系统提高我院及广大医疗院所临床研究人员科研思维能力,解决更多临床研究实际问题,搭建体制化、机制化临床研究培训体系做出更多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