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首次成功采用ICE技术指导实施左心耳封堵手术

作者: 来源:心内科 发布时间:2021-07-21

  1月6日,我院心内科陈晖教授团队为一名年近九十的房颤患者,进行ICE(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三维诊断心腔内超声技术)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于1月8日出院。此次手术是ICE指导左心耳封堵技术在我院的首次应用。

  89岁的林阿姨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60余年。4年前,她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悸症状,经诊断为房颤,并开始接受口服药物治疗。一个多月前,林阿姨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及口角歪斜症状,遂来到我院就诊。经诊断,林阿姨为急性脑梗塞,考虑心源性。评估后,林阿姨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2DS2-VASc)7分、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4分,这证明她的出血风险较高,难以接受长期抗凝治疗,且她的头颅CT提示丘脑区微出血。据此,心内科决定为她实施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是一项微创介入手术,该项治疗能帮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是抗凝治疗的有效替代选择。

  传统左心耳封堵手术通常需要患者在全麻中进行手术,并在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辅助。然而考虑到患者高龄、脑梗后,且无法耐受全身麻醉及食道超声,主任医师陈晖、副主任医师陈淼带领手术团队在多次讨论后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决定采取ICE下左心耳封堵手术。

  什么是ICE技术?

  ICE(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三维诊断心腔内超声技术)在业内被称为心律失常术中的“第三只眼”,是目前最先进的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之一。ICE操作通过股静脉将超声探头放置于心腔内,通过术者操纵超声大头,能全方位、立体的透视心腔内的结构,从而精准地指导左心耳的封堵及其他结构性心脏病手术。通过ICE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无需全身麻醉与食道超声,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近年来,ICE通常用于复杂心律失常术中,实时分析心脏解剖结构、监测并发症、引导射频消融等,而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如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经验有限。

  1月6日,在进行了详尽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正式开始。陈晖医师与陈淼医师在术中利用ICE导管多角度仔细除外左房及左心耳血栓,同时构建左房模型,随后在ICE指导下,选择了靠后靠下的位置进行房间隔穿刺。通过对左心耳形态的仔细分析显示,患者左心耳开口22mm,深度30mm左右,左心耳的梳状肌发达,放置封堵伞后容易出现梳状肌挤压封堵伞导致无法完全展开,给操作带来困难。但在陈晖教授精妙的鞘管操作下,封堵伞一次释放达到理想位置,完美展开,造影未见心耳显影。手术不足1小时,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两天后出院。

  此次手术是我院首次应用ICE技术指导为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手术,填补了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同时,我院心血管中心也成为了北京地区首批开展ICE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术的临床科室之一。未来,医院将把该手术操作作为常规术式之一,继续大力推广此项技术,让更多房颤患者获益。

3-2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