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关注盆底肌健康 警惕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是保证盆腔脏器保持在固定位置的结构,它就犹如一张大网,将直肠、尿道、膀胱,女性的子宫、输卵管、卵巢,男性的前列腺等器官紧紧网住,保证其在各自的位置行使正常功能。如若出现盆底肌松弛,就可能出现尿失禁、大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
69岁的王先生就是一名直肠脱垂(脱肛)患者,6年来他一直饱受“脱肛”的困扰。6年前他曾接受两次经肛手术,但是术后几个月就再次出现了“脱肛”,每次大便后脱出5-10厘米,需一点一点慢慢推回肛门。这让原本喜欢摄影的王先生不敢出远门,老朋友们还埋怨王先生脱离组织,王先生也不好意思解释。王先生想回归正常的生活,四处求医,但之前两次失败的手术经历让当地的许多医生望而却步。
了解到我院普外中心可以对“脱肛”进行治疗,王先生慕名前来。来院后,普外中心副主任医师谭嗣伟对其进行检查,诊断为“盆底疝、中度直肠脱垂,合并单侧腹股沟疝”。经术前检查、评估、沟通,谭嗣伟选择为患者进行经腹腔镜手术,手术内容包括盆底疝修补,直肠复位补片固定,乙状结肠侧方固定,单侧腹股沟疝修补(TAPP)。术后第二天患者顺利排便,解决了“脱肛”的问题。术后第四天,王先生就康复出院,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与盆底肌肉组织功能异常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和解剖学变化,可出现膀胱、肛管和阴道周围的盆底肌肉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尿失禁、大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POP)是3种最常见的症状。其他症状包括膀胱排空障碍、肠道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疼痛。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方面可以涉及泌尿科、妇科或结肠直肠科,并且通常是相互关联的。王先生的直肠脱垂就属于盆腔器官脱垂,比较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尤其女性群体,盆底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统计,盆底功能障碍可影响多达 50% 的育龄妇女,性功能障碍已被确定为是涉及多达 40% 的育龄妇女的常见问题。接受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的手术干预的女性的终生风险为 20.5%。盆底功能障碍不仅仅是女性的常见问题,16% 的男性也被确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其中,盆腔器官脱垂的问题随着患病人数的上升日益受到关注。在美国,约有10% 到 20% 的人受到排便障碍的影响,每年有 120 万人次就诊,患者可能有多种症状的复合体,超过半数的排便障碍患者有多种泌尿系统症状。
1976年,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召开了首届关于盆底功能障碍的研讨大会。40余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研究及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盆底功能障碍已俨然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和发展的新兴领域,并衍生出了一门新学科——盆底重建外科(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RPS)。目前,欧美不少国家已将此学科列入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人的盆底比喻成汽车的底盘,盆底需要定期检查、保养,而不是出了严重问题再检修。如果等到盆腔脏器脱垂了才知道盆底生病,那时或许就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去“修缮”。建议大家定期进行盆底肌检查。关注盆底健康,从现在开始。
(普外中心)
上一篇: 【友谊科普】做好青光眼预防,从了解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