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书写“中国医生”的金字名片(2023.10.24 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 王瑶琦 柴嵘
6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书写“中国医生”的金字名片。近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的缩影。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大地上肆虐,全世界谈“埃”色变,几内亚埃博拉感染人数激增、病死率极高。为帮助几内亚有效应对和防控埃博拉疫情,由北京友谊医院19名医疗专家组成的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与本市公共卫生专家组,临危受命,共同组成培训团队,负责开展几内亚的埃博拉防控培训任务。
医疗队于2014年8月飞抵非洲西岸,开启了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这批白衣使者在几内亚无惧生死,迎战埃博拉。第24批援几医疗队队长王振常带领医疗队多次在几内亚考察及调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防护措施。培训工作自2014年12月起开展,历时2个月,共为当地培训了1679位公共卫生师,为几内亚建立现代公共卫生体系播下种子。
除了迎战埃博拉,援几期间,医疗队还为中几友好医院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医疗人才,提升了该院的学科建设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国医术在异国他乡落地生花。
“几内亚神经外科基础薄弱,人才、仪器设备和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全国共有1400万人口,只有3名神经外科医生。”医疗队队员、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旭说,几内亚还停留在传统神经外科阶段,当地医生甚至不会操作显微镜,神经外科大夫伊布拉辛对学习中国的神经外科技术,有着强烈的愿望。一切从零开始,陈旭手把手指导伊布拉辛。经过2个月的培训,伊布拉辛的团队独立完成了几内亚首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开启几内亚神经外科的“显微”时代。
援几医疗队还在当地开展了术中超声检查,这在几内亚也是从未有过的项目。为了把国内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医疗队队员、友谊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张庆向当地医生赠送了法语版的《超声学》,利用每次检查患者的机会为几方医生讲解、示范。医疗队向中几友好医院捐赠了一批超声介入器械和设备,由此该院开启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先后实现了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腹腔镜微创治疗、CT血管造影、药品信息化等新技术,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培训的几内亚医生,如今已经开始为非洲其他国家的医生作培训。”王振常说,尽管几内亚医生可能不记得每位援几医疗队队员的名字,但中国医生的故事在几内亚代代传颂,中国医术也在非洲大地上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