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外医疗队用大医情怀浇灌中非友谊之花(2023.10.24 北京青年报)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媒体报道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媒体报道

中国援外医疗队用大医情怀浇灌中非友谊之花(2023.10.24 北京青年报)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 -

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抗击埃博拉、为当地医院提供软硬件支持、开展医疗技术培训和临床应用、保障华人华侨健康、投身公益活动……此前,在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中,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的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全体成员用自己的医德和医术,传承“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农定国表示,组建援助几内亚医疗队是国家交给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一项特殊任务,由市属综合医院具体执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批。

2014年3月,非洲暴发了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之后几个月里,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愈加肆虐。受中国政府的委派,2014年8月,由北京友谊医院19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迎着埃博拉疫情毅然出征。作为国家埃博拉防控专家组组长、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振常带领全体医疗队员坚定前行。

北京的医疗队来了!医疗队的抵达一下子给当地稳定了军心。加派专家、充实人员、疫情分析研判、落实防控措施……全体医疗队成员旋即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当时,几内亚公共卫生体系几乎为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由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与北京公共卫生专家组共同组成培训团队,负责开展几内亚的埃博拉防控培训任务。

培训工作自2014年12月起开展,历时2个月,医疗队保质保量并超额完成对当地1679人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国家行政人员等。王振常说,这项工作对几内亚当时的埃博拉疫情防控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并为其埋下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种子”。

尽管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但医疗队尽可能提供医疗技术支持与指导,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尽可能开展临床工作。无论是专业理念、学术知识还是临床经验,他们均毫无保留地与当地医疗同仁分享。同时,他们还结合各专业特点,为当地提出学科建设和规划,努力提高几内亚医疗技术水平。

当时,王振常担任中几友好医院副院长。在参与常规医疗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帮扶什么?结合当地需求,医疗队确定了若干重点内容,包括放射影像诊断技术援助和培训、超声引导下介入诊疗技术及培训、微创外科诊疗技术等援助项目。

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张庆在回忆时说,“当时中几友好医院超声诊断仪只有一台,其他仪器设备也相对简陋,很多检查都没法正常开展。像术中超声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在当地医院根本还没开展过。因为设备短缺,我们立即跟国内卫生部门联系,很快给中几友好医院送来了一批介入诊疗设备。”

为了提升手术效果,在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旭的不懈推动下,近两个月的显微神经外科相关技术培训之后,2015年7月7日,中几友好医院的本地医生团队终于独立完成了几内亚第一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开启了几内亚神经外科的显微时代。

医疗队还把中医技术带到了几内亚,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林海也投身其中,在中几友好医院的针灸康复科做指导及医疗援助,用中医造福当地人民。

中国医生的不懈努力,直接推进了当地多项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王振常说,通过医疗队的努力,中几友好医院已经开始了信息化步伐,先后实现了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腹腔镜微创治疗、CT血管造影、药品信息化等新技术,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外国朋友来说,他们或许不一定记得我们的名字,但他们一定记得‘中国医生’。”王振常说。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