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创成果】“减重国家队”引领肥胖症临床规范化诊疗 科学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学研究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科研动态

【友谊科创成果】“减重国家队”引领肥胖症临床规范化诊疗

字号: + -

20250107.png 20250107-1.png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院持续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我院科技处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蓝图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积极引领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旨在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科增长极,促进研究成果“组团式”高水平产出。近期,医院推出【友谊科创成果】专题栏目,逐一展示推介医院在医疗科研领域的最新成就。

“减重国家队”引领肥胖症临床规范化诊疗

我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团队在肥胖症诊疗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长期致力于减重与代谢外科领域临床诊疗与医学研究,专注于肥胖及相关疾病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机制研究、微创手术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在普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张忠涛教授的带领下,我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团队牵头成立了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联盟、中国肥胖联盟(COF),牵头建立了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数据库,连续牵头主办中国肥胖大会(COC),并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牵头制定《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肥胖症诊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从国家层面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超重与肥胖问题,提出规范肥胖症的诊疗路径势在必行。

2024年10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印发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南》共计3万余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来自全国肥胖症临床诊疗和研究相关的减重与代谢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营养学、心血管内科学、运动医学、精神心理学、妇科学、儿科学、公共卫生学、中医药学、代谢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共124位权威专家组建成为指南编写委员会,并由张忠涛教授担任指南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教授担任指南编写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基于最新临床证据和肥胖症诊治相关的多学科专家共识,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共同制订而成,是我国肥胖症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临床指南。

我院减重团队在《指南》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者作用,运用专业优势,积极组织指南的编写和讨论,为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多学科专家不仅在顶层设计上为指南指明了方向,还在具体内容的编写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指南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张忠涛表示,《指南》的发布,将开启我国肥胖症高质量医学诊疗的新局面,对于提升我国肥胖症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多学科协作、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高BMI肥胖症与低BMI肥胖症在病理生理、肥胖症相关疾病患病风险及疾病特点、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状态、治疗手段选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等均具有较大差异的临床诊疗难点,指南提出对于BMI≥28 kg/m2的肥胖症患者进一步分级。根据肥胖症国际分级标准及亚洲人群特征,以及指南专家组的讨论共识,将BMI达到28.0kg/m2且低于32.5kg/m2为轻度肥胖症、达到32.5kg/m2且低于37.5kg/m2为中度肥胖症、达到37.5kg/m2且低于50kg/m2为重度肥胖症、达到或超过50kg/m2为极重度肥胖症。这一分级方式为规范化、同质化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前,肥胖症的治疗手段多样化,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医学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在治疗决策上,需要根据肥胖症的精细诊断,包括病因、分级、分型、分期以及所合并的相关疾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基于此,减重团队强调规范肥胖症诊疗路径,考虑肥胖症的分级以及是否合并肥胖症相关疾病,推荐不同的诊疗路径,以期更好地规范指导临床实践,获得最佳肥胖症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院普外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作为我国相关领域最早独立成科的专业团队之一,在引领减重与代谢外科微创技术创新、创建全国专科临床数据平台、主持多项首部高质量多中心临床研究及创新减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牵头制定行业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方面取得了专业领域丰硕成果,为推动肥胖症诊疗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我院减重团队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指南》在临床中的实践与应用,依托于中国肥胖联盟,积极开展《指南》的宣讲工作,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工作,推动《指南》在临床中的实践与应用;根据新的临床证据对《指南》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完善,与时俱进地反映肥胖症诊疗的最佳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