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顺义院区开诊一周年】神经内科:传承创新,砥砺前行,开启发展新征程
在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时节里,我院顺义院区即将迎来开诊一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医疗项目,顺义院区自2024年4月26日启航以来,始终锚定“三甲综合医院”的功能定位,以优质医疗资源赋能顺义及北京东北地区。一年来,顺义院区在医疗服务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各科室齐心协力,医疗技术不断精进,医疗服务日益完善。从门诊到住院,从急诊救治到慢性病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在这一年里,顺义院区见证了无数生命的重生与希望,也收获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与好评。当春日的暖阳再次拂过院区楼宇,这份镌刻在时光里的健康承诺,正以全新姿态迈向服务民生、护航发展的崭新征程。
我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52年建院时,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神经内科之一,历经七十余载春秋,积淀了厚重的学术传统与人文精神。这里不仅保存着五十年代中国神经病学启蒙时期的珍贵学术记忆,更在神经电生理、感染免疫、脑血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诊疗领域不断开拓进取,其沉淀的学术谱系如同神经突触般绵延伸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友谊神内学派"。
我院顺义院区于2024年4月26日正式开诊,神经内科开启新征程。顺义院区神经内科依托同质化管理模式,重点发展脑血管病评估及介入治疗、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其中,脑血管病团队为急性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并开展颈动脉、椎动脉、脑内动脉及静脉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具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一年的时间,顺义院区神经内科积极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与院内多个科室紧密配合,成功救治众多疑难重症患者,显著提升了区域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收获患者的广泛赞誉。
深厚底蕴,医教研协同高质量发展
我院神经内科三个院区共有160张床位,为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现有医、护、技人员近110名。主任医师14名、副主任医师16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国际学院、八年制、本科生等神经病学教学任务。年门急诊患者18万余人次,出院近3000人次。
近十年来,科室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项和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2项。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10项。每年承担国家、市级及区县级继续教育项目近10项。每年主持北京市神经临床病理讨论会一次。神经内科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肌电图、脑血流图和神经心理检测等。科室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有病理资料的桥本脑病和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对提高北京市乃至国内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神经内科拥有多名业界知名专家与资深教授,对神经系统疑难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变性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头痛、头晕、失眠、心理障碍疾病等的诊治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顺义院区扬帆起航,彰显特色诊疗实力
顺义院区神经内科在三个院区同质化管理的基础上,侧重于脑血管病评估及血管介入治疗、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睡眠障碍性疾病及认知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并将开展磁刺激等治疗。脑血管病团队在脑血管相关急症、危重症、疑难杂症方面拥有丰富诊治经验。针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且拥有技术精湛的介入团队,可进行颈动脉、椎动脉、脑内动脉及静脉系统血管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疾病的介入诊疗。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性疾病、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变性病受到更多关注。
顺义院区开诊第一天迎来的首位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年男性,因急性脑梗死在外院就诊治疗,症状进展加重,转而就诊神经内科。患者既往糖尿病,曾接受冠心病支架术、搭桥术、脑血管支架术,基础病变较多。入院后给予积极抗血小板聚集、他汀强化降脂、改善侧支循环、清除自由基等治疗。并在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了DSA检查,检查中发现患者脑血管条件极差,造影结果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支架后闭塞),右侧颈内动脉起始处支架内再狭窄(重度),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局部中度狭窄,右侧椎动脉支架通畅,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左侧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3段多发重度狭窄、V4段闭塞可能。考虑患者脑梗死与多发脑血管重度狭窄相关,建议患者行支架治疗,但患者脑血管病变复杂,手术风险较高,在与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及获益之后,家属同意进行介入手术治疗。
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成功在顺义院区实施第一台手术,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风险预案,提前调试机器,为患者的医疗安全保驾护航。术中先是在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顺利置入1枚支架,患者右侧颈内动脉既往支架内重度再狭窄,当在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处置入支架时出现右侧颈内动脉末端急性闭塞,考虑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出现急性意识障碍。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艾泉山副主任医师、姜彬主治医师和陈瑞玲主治医师沉着冷静,及时进行术中取栓治疗,成功取出多枚血栓,使闭塞血管再通,并顺利置入支架。
手术结束后,患者神智恢复清醒,未诉明显不适,肢体肌力较前略有下降。后续经过积极的药物和康复治疗,患者出院时仅遗留轻度肢体无力。家属特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整个诊疗过程体现出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精湛的诊疗技术,护士全方位精细的护理,同时体现出患者与家属对科室的信任与肯定。
开诊一年来,顺义院区神经内科已展现出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综合实力。未来,科室将结合人口老龄化特点,利用新院区资源地域优势,整合先进的影像技术、核医学、电生理检查等,对疑难患者进行早期精准诊断,同时给予个体化治疗。科室将建立北京东北区域神经系统罕见病疑难、危重病中心,辐射至全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服务,为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诊治做出贡献。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