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救治口咽巨大肿瘤患者 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成功救治口咽巨大肿瘤患者 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 -

近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成功救治了一位“右侧口咽部肿物逐渐增大6年余”的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重获健康生活。

该患者为一名74岁的老年蒙古族女性,自6年余前发现右侧口咽部肿物后,肿物逐渐增大,逐渐开始影响吞咽,并伴有持续的咽痛。遂决定到辽宁省的一流医院就医,在活检确定肿物为恶性后,由于肿物范围已经较大,医生向患者介绍了治疗方案:由于当地病理考虑为粘液表皮样癌,放疗、化疗的效果可能都不太理想;手术是最好的选择,但手术方案创伤较大:为了实现肿物的完整切除,需要劈开下颌骨,并且口咽、舌、咽旁都需要大范围切除,需要游离皮瓣修复,而且术后呼吸和吞咽功能都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可能需要长期使用鼻胃管和气管切开。

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患者决定服用蒙药保守治疗。6年以来,患者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病痛的煎熬:除了持续的咽痛,每一次张口说话、每一次吞咽食物,都是痛苦的挣扎,大快朵颐似乎已经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因而,原本健壮的身体迅速衰弱。为了祛除病痛、恢复健康,经过多方打听,患者决定到我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求医。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师李万鑫接诊该患者时,患者右侧口咽部肿物巨大,伴有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从患者带来的影像学资料发现:肿瘤累及范围广泛,尤其是累及了咽旁的肌肉(其外侧即是颈内动脉),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幸运的是,6年以来,患者的肿物只在口咽部扩展,一直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这让李万鑫主任医师意识到,患者的肿瘤可能是个低度恶性的肿瘤;因而,切除肿瘤时的安全缘可以适当减小,从而避免劈开下颌骨、游离皮瓣修复等创伤较大的操作。活检病理证实了这一猜想(患者的Ki-67<5%)。

基于此结果,李万鑫主任医师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即:经口联合经舌骨入路实现对口咽肿物的切除,术区缺损使用局部皮瓣修复,有望实现良好的吞咽和呼吸功能,康复后能够拔除鼻胃管和气管套管。这一建议燃起了患者和家属的希望,她们下定决心在我院接受手术。

入院后积极完善CT、MR等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肺功能以及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等全身评估,并申请内科、麻醉手术中心、口腔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会诊评估,各科专家一致认可治疗方案。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刘玉和教授汇报、得到刘玉和教授的指导后,治疗方案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手术如期开展,手术过程顺利。

由于术前分析精确、准备充分,手术过程完全如术前预料的那样,既实现了口咽部巨大肿物(最大径达到了6.3cm,肿瘤范围上至软腭,外侧累及右侧咽旁肌肉,舌根部肿瘤越过中线、下方压迫会厌)的切除,又避免了劈下颌骨等创伤大的操作,并且用局部组织瓣实现了口咽部缺损的修复。如此,既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又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实现了以最小的创伤切除口咽部的巨大肿物。患者在ICU短暂观察后,即转回普通病房。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咽瘘等并发症。术后2周尝试经口进食顺利后,吞咽功能恢复迅速,无鼻咽反流、饮水呛咳等并发症,从而在术后第三周就实现了拔除鼻胃管和气管套管。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由于口咽部功能复杂,使得口咽部肿瘤的治疗颇具挑战性:治疗过程中,既要实现对肿瘤的有效控制,又需尽可能对术区缺损进行功能性修复。

本例病例的顺利治疗、康复,展示了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诊治头颈部复杂疾病的过硬医疗技术,以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担当精神。未来,医院将不断提升综合诊疗能力,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