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奋斗的友谊人最美丽】生死答卷
总有一些身影,以奋斗为笔,
书写着动人篇章;
总有一些故事,以坚守为墨,
描绘着时代画卷。
近日,我院举办了“奋斗的友谊人最美丽”主题宣讲比赛。自3月比赛启动,25个党支部的30名参赛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用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将我院医务工作者在救死扶伤、科技创新、援疆援藏、对外援助和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是友谊人对“对党忠诚”的生动诠释,是他们在急诊室里争分夺秒、手术台前精益求精、援助路上风雨兼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指示精神的鲜活实践。
此刻,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优秀稿件,聆听奋斗者的心声,感受友谊人的力量。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考场,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进行着考验。去年9月,我就遇到了这样一场特殊的考试。
那天,我正在出门诊,一位年轻姑娘突然走进来,哭着说:“大夫,你能不能救救我母亲,她才60多岁呀!”我急忙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询问她母亲的病情。
原来,她的母亲刘阿姨,同时患有特发性门静脉高压和心梗两项疾病。什么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呢?就是本该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血液,倒流回了胃,像吹气球一样,把胃的毛细血管憋粗,成为像蚯蚓一样的静脉曲张,一旦这个气球吹破了,患者就会大量吐血。刘女士这半年就一直在反复吐血,血色素还不到正常人的一半。但是,她还患有冠心病多年,心脏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冠脉的前降支重度狭窄达到百分之70-99。
刘女士的身体就像在经历一场残酷的“内战”:胃里的血管像即将溃堤的堤坝,随时喷涌鲜血;心脏的冠脉却像生锈的水管,随时可能彻底堵塞。家属带着她的资料访遍了北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治疗存在矛盾,难度太大,风险极高。如果在肝脏里面搭一个支架(TIPS术),把淤堵在门静脉里的血液直接引回心脏,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胃里不再出血,但手术会让本就勉强维持的心脏超过负荷,出现心梗、心衰、甚至心脏骤停等。心脏专科医院建议她等出血停止3个月后,再进行心脏介入治疗(PCI),否则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可能使她的胃像井喷一样出血。
出血和缺血同时存在,让刘女士的治疗进入了死胡同,也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整日以泪洗面。我们很想帮她一把,可是反复查阅了国内外的文献,对同时合并这两种疾病的患者,还没有相关的治疗经验。
这时,我想起肝病中心首席专家贾继东教授的话:“当教科书沉默时,才是医生真正的考场。”这是一张必须作答的生死答卷,没有参考答案,我们就自己给出答案!在医务处的组织下,肝病中心和心内科、麻醉科、消化科等多学科展开了反复的、热烈的会诊讨论,最终我们决定打破常规,将肝内TIPS手术和心脏介入手术同台完成。
这个方案,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很大,对我们科和心内科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两个团队必须无缝衔接,手术时间越短,患者获救的可能性就越高。
我向刘女士如实交代了手术方案和风险,她说:“大夫,我相信你们,我的命就交给你们了。”这份性命相托的信任,让我更加感到肩头上沉甸甸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各种并发症预案,考虑了每一步操作可能的风险与解决方案,力争将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
手术当天,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了手术室。首先,由心内科的专家们进行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恢复患者心脏血供,仅用20分钟就开通了狭窄的冠状动脉。
接下来,就该我们团队上台,立即进行肝内TIPS术。我们必须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引起胃部大出血前,将这个止血手术完成,容不得一分一秒的延误。
我感觉自己像是接过了生命的接力棒,心里默念着,争分夺秒,要快要稳!这个手术,平时需要耗时1个半小时,我只用40分钟就完成了。看着患者的门静脉压力从28mmHg降到16mmHg,冠脉血流TIMI分级恢复到3级,我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我知道,这张生死答卷,我们答对了!
手术后,刘女士没有再出现出血,心功能也明显恢复,一周后就顺利出院了。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三个月随访时,她带着女儿和外孙子送来锦旗,激动地说:“我现在都能带着外孙子去公园散步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目前,肝病中心和心脏中心已经同台救治了5名病情相似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标志着友谊医院在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等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领军国内,并且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这个生死攸关的考场上,我们用多学科团结协作架起了生命的桥梁,用勇气和智慧,交出了一张圆满的答卷。
(肝病分中心党支部 何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