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运用机器人微创技术,突破肾脏移植微创“禁区” 友谊博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友谊博览 >>友谊新闻

友谊博览

联系方式

  • 西城院区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010-63138585

  • 通州院区

    北京市通州区潞苑东路101号院

    010-80838585

  • 顺义院区

    北京市顺义区友谊南街1号

    010-81608585

友谊新闻

我院成功运用机器人微创技术,突破肾脏移植微创“禁区”

发布时间:2025-08-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0827.jpg

在我院手术室内,主刀医生全神贯注地凝视着6-8倍放大的3D高清视野,手指轻轻握住操纵杆,多个机械臂默契配合,在患者盆腔深处那毫米级的空间内精准地舞动。每一次血管的吻合、每一次输尿管的修复,都如同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奏出希望的旋律,机器人肾脏移植微创手术革新正悄然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接力。

田野教授与牛亦农主任的领导下,我院泌尿中心肾脏移植团队率先将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覆盖至肾移植全链条。从供肾切取、肾脏移植,到移植肾切除、输尿管修复,医院肾脏移植的外科技术成功迈入微创时代,为众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破局传统:冲破开放手术桎梏,开启机器人破冰之旅

我院泌尿中心在活体肾脏切取手术的微创化改进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沿。学科带头人田野教授早在10余年前,便率先运用腹腔镜技术开展亲属捐献的肾脏切取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捐献者的手术体验。4年前,团队更是成功实施了首例机器人辅助供肾切取术,并将微创理念贯穿于供者管理的全过程。从缩小切口到采用多模式镇痛,每一步的改进都进一步提升了供者的捐献体验。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里,受者肾脏移植手术一直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微创技术瓶颈。传统的开放肾脏移植手术需要在患者身上切开长达10-15厘米的伤口,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缓慢。而且,肾脏移植手术对血管吻合的精细度要求极高,腹腔镜技术存在的天然缺陷,使得肾脏移植手术的微创化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毫米级操作精度成为了制约手术突破的关键瓶颈。在肾移植手术中,直径仅数毫米的血管需要进行精密缝合,每针间距不足半毫米,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但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我院泌尿中心始终坚持不懈地开拓进取。随着医院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团队通过不断实践、精益求精,终于彻底打破了肾脏移植微创手术的禁区。由肾移植朱一辰副主任领导的机器人辅助肾脏移植手术团队,凭借默契的配合,仅操作三个机械臂就能顺利完成几毫米血管的精细吻合。曾经需要15厘米切口才能完成的生命重建手术,如今仅需5-6厘米的伤口即可实现。患者术后1-2天就可以下地正常活动,在保障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疼痛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术后恢复周期,改善了患者的术后体验。

技术突破:机器人助力肾脏移植修复手术全面微创化

65岁的老王20年前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然而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逐渐失去功能,近期他不得不恢复透析治疗。但排斥的肾脏反复出现血尿和感染,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泌尿中心肾脏移植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后,决定为他进行移植肾切除术。

移植肾切除术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外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即便是在国内,也只有少数中心能够开展开放手术。朱一辰团队充分利用手术机器人局部视野放大以及擅长在狭窄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特点,结合自身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微创技术挑战这一高难度手术。最终,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术中出血极少,老王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下地活动。术后,老王不仅解决了反复出血导致的透析困难问题,还摆脱了长期被迫服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危害。

肾脏移植手术后输尿管狭窄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造成移植肾功能的急剧恶化,需要进行及时的手术干预。北京友谊医院泌尿中心李钧副主任带领的尿路内镜团队,利用输尿管软镜等微创技术,对这类患者开展腔内手术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外院术后患者都慕名而来。但对于部分复杂病例,腔内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开放修复手术成为了此类患者的最后技术保障。然而,开放手术创伤大,组织粘连严重,瘢痕比邻大血管易造成损伤,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珍贵的移植肾。针对这些临床难点,朱一辰团队不断尝试,从腹腔镜技术到机器人辅助技术,逐渐探索出更为高效的微创手术方案。通过经腹腔内入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瓶颈。结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荧光成像技术,在术中能够准确定位集合系统。同时,利用手术机器人模拟人手的操作特点,进行充分胱翻瓣,实现了全腔内的机器人辅助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修复手术。

以上一系列手术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院泌尿中心肾脏移植外科正式进入微创时代。曾经因手术困难而必须采用开放手术的微创禁区,如今在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帮助下被逐一攻克。从活体捐肾的亲情接力,到移植肾的精准切除,再到移植肾的“悬崖救援”,我院泌尿中心以机器人技术为利刃,成功劈开了传统手术的厚重壁垒。每一次机械臂的精准舞动,都在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描绘出一幅“透析≠终点”的生命蓝图,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未来。

(泌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