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新闻
智慧+便民!我院通州院区停车服务开启“友好模式”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院通州院区近日对停车服务进行系统性优化调整。此次调整聚焦患者就诊全流程体验,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区域启用、交通动线与就医流线重构、智能服务升级等多项举措,构建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就诊环境,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在停车位扩容方面,医院推行“加法”举措。
新建急诊医技楼地下停车区将于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新增了部分车位并设立尊老助残车位,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停车服务体系。为确保患者快速抵达诊疗区域,医院设置3部专用电梯及清晰指引标识引导患者,同时畅通楼宇间地面通道,形成连贯步行网络,大幅缩短各诊疗环节间的步行距离与转换时间,实现停车与就诊的无缝衔接。
在地面环境优化方面,医院采取“减法”策略。
通过取消部分地面停车位,将原本杂乱的停车区域改造为绿化景观带和患者休憩区,营造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大大消除了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患者及家属的通行安全,体现了医院“以人民为中心,以安全为底线”的服务宗旨。
数字化亮点,聚焦“智慧服务”与“便捷支付”。
医院开通微信线上导航功能,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导航二维码,患者只需手机扫码,即可快速进入“北京友谊医院患者服务平台”的院内导航系统,获取实时精准的定位、最优路径规划、诊室导航等智能服务,有效节省寻路时间。
作为缴费环节的革新突破,医院在地下车库增设ETC无感支付专用通道,通过车辆ETC设备与收费系统的自动识别完成离场扣费,大幅缩短离场时间。
车辆进出建议:
东门:前往门诊楼、病房楼、国际医疗楼的车辆;
南门:前往急诊医技楼的车辆;
北门:前往医疗保健中心、国际医疗病房的车辆。
此次停车服务调整是我院通州院区改善医疗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地下停车的立体化设计到地面环境的生态化改造,从智能导航的数字化赋能到ETC缴费的便捷化支付,每项举措都紧扣患者需求,体现医院对“服务百姓”的深刻理解与扎实行动。未来,医院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让“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位患者。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