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友谊科普】“喝了有水垢的水”就会得肾结石吗?
有些人认为“喝了有水垢的水”就会得肾结石,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水垢俗称“水锈、水碱”,是指硬水煮沸后所含矿质附着在锅、壶等容器内逐渐形成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
水垢在进入胃内以后会受到胃酸的分解,部分离子成份在胃肠道内被吸收,可能导致血液内和尿液内离子的变化,但结石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尿液中钙离子是结石形成的促进因子,而尿液镁离子是结石形成的抑制因子,所以很难说水垢对于结石的形成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肾结石是怎么得的?结石的病因是什么?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全球的结石发病率均明显增加,包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中国大陆地区结石发病率也从1991-2000年的5.95%增加至2011-2016年的10.63%。
肾结石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饮食、饮水、机体解剖异常和内科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但总的来说,结石形成受到环境、基因,以及环境和基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环境包括气候、地域、水质、饮食以及药物等;基因同样可影响结石的形成,50%的肾结石病与基因相关,多数的结石患者是受到多基因作用,16.7-29.4%的儿童结石和2%的成人结石是单基因病。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体内离子代谢和酶的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尿液内促进结石形成的因子(钙、草酸、磷酸、尿酸和胱氨酸等)和抑制结石形成的因子(镁、枸橼酸等)的平衡被打破,结石晶体析出形成肾脏结石。
肾结石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结石的临床症状与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出现积水、感染等并发症相关。肾脏结石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可出现血尿、感染,如果结石造成肾脏积水或感染时可出现腰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肾脏结石,尤其是小结石掉入输尿管中通常可引起肾绞痛等症状,患者可出现放射性肾绞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如果结石造成梗阻合并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脓毒血症休克,危及生命。
少数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也可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表现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肾脏严重积水才就诊,此时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
极少数患者除疼痛等症状外还可表现为双侧急性输尿管梗阻,尿闭无尿,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来就诊。一旦发现结石应早期就医,药物排石、体外碎石、各种微创治疗也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包括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包括标准通道、小通道和超微通道等),腹腔镜等技术。
肾结石如何预防?
肾结石的病因较为复杂,其预防目前仍无根本的方法,最好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加以注意。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肾结石的最好方法,超声无创,且敏感性高,年轻人应重视体检,尤其家人有结石病史者,更应定期体检,不能等到有临床症状以后才就诊,这时候往往比较痛苦,处理起来也相对麻烦。
●由于结石相关基因所造成的内部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变引发结石的外部因素。多饮水是预防结石形成的最好方法,大量饮水可稀释尿液中促进结石形成因子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率,尤其有结石病史的患者,建议每日2500-3000ml的饮水量。
●饮食方面应注意不要偏食,因为80%以上的结石都是草酸钙结石,因此不应偏食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苦瓜、苋菜、浓红茶、咖啡、巧克力、草莓等,各类坚果的草酸含量也较高。成人中约10%的结石为尿酸结石,因此不要大吃大喝,超量营养,高蛋白、高糖和高钠饮食,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肾结石成因复杂,不是简简单单“喝了有水垢的水”就会得肾结石,了解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从生活习惯入手,注意饮食和生活调节,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李钧 王文营)
上一篇: 【友谊科普】寒冬里,你的膝盖还好吗?